“那我大宁为何要如此轻易同意?建立互市,帮助九夷过冬?还要削减兵力,好让九夷日后破我大宁边防?甚至于还要让大宁的帝姬前往那等苦寒之地?”
听到这话,王侍郎立马说道:“唐侍郎想的未免太过极端,两国交好,宁朝边境的百姓受益,将士也不必死伤啊!”
“王侍郎莫心急,且听下去。”范尚书说了一声。
“的确,建立邦交两国受益,但邦交,大宁要的是和对待大宁友好的国家建立邦交。像九夷这种一直侵犯大宁领土,掠杀大宁百姓,如今被大宁将士所伤,无力攻打大宁城池的国家,只能是求和。”
“一个前来求和的国家,不对,部落,有何脸面要求大宁如此待他们?还要求大宁的帝姬下嫁?”
“将士的死伤,只能让他们来偿还,若是让边境的将士做选择,诸位,你们觉得将士愿意让大宁答应这些要求?”
“所以,臣认为,九夷想要归顺大宁可以,但是九夷需要偿还大宁这几年在边关的花费,银子不够,便用马匹、牛羊代替,并且九夷各部落的首领需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大宁接受大宁的教导。”
“若是九夷不同意,便加紧驻守边境,所有同九夷交易的商户,按叛国罪处,特别是盐、茶、粮食等物,不得出城门。”
“加紧边城布防,设置陷阱,以防九夷的最后反扑,而这一扑,九夷最后的力量也就耗尽了。其后是和是占,全由大宁说了算。”
“若是九夷同意,那是最好,我们的将士不会出现伤亡,我们可以用其他方式,削弱他们的力量,让他们再无侵占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