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宁朝对外一直以礼仪之邦示人,同诸多小国交好,若是这样无故攻打,恐怕会影响对外的形象。
读书人重名声,除了自己的,还有国家的,就算要打,也要找出对方若干条不对来,发布檄文,批判对方行为,占得大义,才会出兵。
当然如果有人前来攻打,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至少得把人打趴下才行。
也是因此,宁朝在周围各国的形象极好,还有那些附属国,虽然近几年赏赐少了点,但至少没有主动去打他们,扯着宗主国的旗号,也能得到些优待。
所以这些国家也都愿意与宁朝交易,虽然将矿脉交易出去,有些不甘心,但能跟宁朝交好,并且能得到宁朝的庇护,也算不错了。
自然也有一些国家死活不愿意,对此朝廷也懒得理会,现在他们已经在多处买了矿脉,与其跟人死磕,还不如另外再去找一处呢!
因为这些矿脉朝廷派遣出许多官员去往别国,至于采矿之人,直接招募该地百姓。
唐林知道后,特意写了一篇奏章,里面除了采矿所需注意的事项外,提到可以教化当地百姓。
让他们学习宁朝语言,可以把我们的文化带给他们,虽然无法改变他们的外貌,但是可以改变他们的内在。
不过其中一些重要的技术方面的东西,还是要好好保护的,文化可以传过去,高端技术需要保留,特别是锻造铁器这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