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临府虽然也有内河, 但七歪八绕的, 还需要雇车。坐海船明显要快上一些,沿着海岸行驶三日便可到永安府, 随后换船前往上京, 也就十余日的时间。
有了这么便捷的一条路,不管是商人还是长庆府的百姓,都乐意过来乘船, 而且如今临海县名气渐响,常有学子前来游学。
这几天, 唐林去海港码头进行勘察,想要定下市舶司的位置。如今的海港码头扩大了许多,而且看这趋势,日后的船只、商人还会更多。
如果要在码头处修建市舶司的话, 太过拥挤, 不利于货物流通。但是太远的话,管控起来便会麻烦,特别是那些外国商人, 容易找不到地方。
转了两圈,唐林终于在离码头稍远的地方,发现了合适的地方。
那里地势稍高,较为宽旷,最重要的是, 这个地方就在官道边上,徒步去码头,也就半个时辰,若是驾牛车,那就更短了。
将地方选定后,唐林又回到县衙,这个事情他还未跟县衙中的官吏说过,毕竟旨意还未到,过早说了,只会惹人瞩目,徒增麻烦。
老师和师兄也只是知道大概,就连身为户部给事中的大师兄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市舶司提举下面到底有多少人。
信上说了升官和市舶司提举的事情,而且官家重视,会让各地配合。
但又是个怎么样的配合法?若真的能让唐林选择,他定是想要有长临水师的相助,虽然只有七百多人,但这也足以震慑一些宵小之辈。
在唐林思量间,朝廷的旨意到了,共有两道,一道为临海县升为紧县之事,一道是市舶司之事,另还有两封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