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又就着策论上的对策,详问细则。
“以工代赈,自古有之,你提出让大户、商贾也加入进来,他们怎会同意?”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大户、商贾皆是当地之人,若朝廷无力赈灾,使得民变,那么第一个遭殃的除了官府就是这些大户。”
“只要为自己的家乡出一份绵薄之力,不仅能得到极好的名声,而且事后朝廷予以嘉奖,恐怕大部分的富户都乐意的。”
“林老,我看过江南各府的记事,发现部分官员们虽然也是以工代赈,但后继因为灾民过多,几乎无法维持,他们在发现粮食不够时,没有上书,多派粮草吗?”
“自然是上书了。”随后又压低了声音,说道:“只是国库无银啊!”
“水灾大多发生在九、十月份,那时正是秋税刚征收完,怎会缺银?”唐林不解。
“是啊,怎会缺银呢?可事实就是如此,户部尚书也无力变出这银子。林子,等你为官后,你可去找一找。”
不知怎的,林有道总觉得老友的这个弟子,可能会找到这个答案。
“所以,吾才说你这篇文章,足以保你过会试,在各位考官心中留下印象,甚至于官家怕也会注意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