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唐弟,你这一手可是将整个永泽府学子们都给笼络过去了,不管以后如何,谁能忘记你的传书之谊?”
听到书会上众多学子对于唐林的夸赞,苏原为唐林感到高兴,此事,唐林的名声不仅会在永泽府大振,恐怕也会在整个永安府路传开来。
这不是以前唐林在书画上的才名,而是品行,这件事会让所有人都认同唐林是个品性高洁之人,日后的仕途,定能一帆风顺。
“苏兄说笑了,话说回来,小弟还未恭喜施兄、苏兄,当时身在外地,竟不能一睹两位贤兄的得意之时,真是可惜啊!”
唐林朝两人作揖,今年八月乡试,施博仁和苏原得中举人,可惜唐林在泽山县,并未得见。
除了这二人,唐林幼时旧友林墨也得中了,只是在唐林回永泽府时,他正好乘船回泽山县,怕是要等林砚儿子周岁宴时才能相见。
“唐弟,明年的春闱,你定是要去的吧?”这个答案,不用唐林说,苏原也知道,只是他还是想要确定一下。
“自然是要去的,当初我们可是跟楚兄说好了,三年后定要前往上京赶考,与他同朝为官。”
“就是,难不成,苏兄你想要退却?”施博仁反问道。
“怎会,自然是要去一试的。”
苏原是想要再缓一缓的,他乡试的名次不高,这次春闱极大的可能不会过,可看到两位好友这般意气风发,又想到当初跟楚江的约定,便定了决心,好歹要陪着他们走一遭。
此后,三人聚在一起读书练字,偶尔将所做佳篇寄给远在他县的楚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