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将完,唐林坐在驴车里昏昏欲睡, 这十日里, 沿途的风景都差不多,而且唐林他们也处处小心, 从不走偏僻小路, 自然很少遇上盗匪,偶尔遇上疑似的,立马转身就逃, 也算幸运,没被追上过。
“郎君,前面的界碑上说再过三里,有个杏花村,要不, 我们去那边瞧上一瞧?”言六远远 就看到界碑了,努力看清上面内容后,高兴地说道。
唐林一下子就精神了,打开遮帘朝外看去,两边都是农田,正值丰收时节,一片金灿灿的,甚是美丽。
虽然已是傍晚时分,农田里依然有村民在忙活,他们的手极稳,拿着镰刀都不带晃的,可却要三四次才能将稻谷割下,只有少数的一两次就好。
唐林虽没怎么做农活,但也下过地,看爷爷他们割过,几乎一下就好了,所以有些疑惑。
正好此时有个老农从田里上来,唐林就下车,追上去说:“老丈,请稍等。”
老农回转身子,竟是一个俊逸的郎君,便问:“郎君,可是有事?”
“老丈,我路经此地,正巧发现你们在做割稻,不知为何,明明你们的手极稳,可却要连割好几下?”唐林解释说。
老农听到后,疑惑大减,苦笑不已,将自己手中连镰刀递过去,说:“郎君竟是个晓农事的,如此,你一看便知。”
唐林接过镰刀,发现镰刀口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有些地方已是锈迹斑斑,问道:“老丈,如果是镰刀的问题,那也只会是几把,怎么会大部分人都是如此?”
“郎君有所不知,离我们村最近的是宁丰县,县里只有一家铁匠铺,几年前,铁匠铺涨了价,修一次东西,需要80文钱,这80文能买好多东西呢,所以像这些东西,除非不能用了,我们是不会去修的。”老农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