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

谢霁苦读十年,便是为了入金銮殿,得见圣颜。

如今大好机会就摆在眼前,自是要把握住。

谢霁双手并拢,躬身道:“臣不敢托大,却愿意为民为国做些实事。”

沈家谁也料不到,谢家那个打秋风的子侄,半夜匆匆入宫,待到翌日回了沈家,居然就已经有了官身,被圣上钦赐为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

沈桓为谢霁高兴之余,又不免遗憾。

为何有出息的都是别人家子嗣,他沈桓唯一的儿子,连个乡试都过不了。

唯有谢氏是真心实意为谢霁高兴,双手并拢,只道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可一想到女儿和皇帝那见不得光的私情,又难免膈应起来,经不住往深处琢磨。

皇帝该不会是想把他们绑在一条船上,若无事,全员平安,若船翻了,都得丧命。

这般一想,谢氏心里又生出几分不安,拉着侄子又是好一通嘱咐。

“皇上委你重任,那就好好干,做出点政绩,别的不相干的应酬,没甚好的,推掉也罢。”

“姑母放心,我都晓得的。”

瞧谢氏笑过以后,眉眼间浮着一抹忧色,谢霁以为她是为表妹烦忧,便劝道:“若我有幸,有所成绩,对表妹也是帮衬,姑母当高兴些。”

“难为你有这份心了。”

谢氏感念侄儿厚道,然而个中缘由,却不能道来,只能藏在心里,默默酿成苦酒了。

被母亲和表兄记挂着的沈旖这时候也没闲着,陶婶没过两日就赶到了别院,催着沈旖写信。

“陶婶这样子,不去柳巷当差,还真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