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小平原是渝州主要的产粮地,渝州超八成的良田便在这个小平原,破堤泄洪这种事自然不可能挑在平原地带。
破堤泄洪这种事自然便只能从三个山区县中择一而为。
南竹是三个县中最为贫困的县,不但穷而且还小且多山地,几乎少有良田,故而像破堤泄洪这种破坏性极大的事,自然便落在了南竹的头上。
叶深曾在回函中为南竹力争过,得来的便是连续两封来自知府衙门措辞更为严厉的文书,当然还有稽康私下的书信。
事实上在接到知府衙门第一封文书的时候,叶深心里便知道在南竹破堤泄洪应该是件无可更改的事情。
只要看过南竹的县志的人,便知道上数几十年南竹曾经有过数次破堤泄洪的实例。
但是叶深作为南竹县令,自当站在南竹百姓的立场上为南竹争取,结果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待司琴替林婉梳好头,林婉再次叹了口气:“高坡村那边可有消息来?”
司琴正要摇头,便见丝竹掀了帘子一头扎了进来:“姑娘,东林镇那边刚送了消息回来,药和粮已经送进高坡村了,那边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了。十九和二十已经从高坡村回来,又上河堤上去了,十八和二哥继续留在东林镇。”
这可是个大大的好消息,让林婉觉得原本危机四伏的南竹县终于有一处得到了安稳。
林婉沉吟片刻,便让司琴和丝竹靠过来,小声与两人说了几句话,两丫鬟先是点头后又略晃为难,最终却拗不过林婉,按林婉的要求先扶着林婉到家眷们在的花厅里坐下,两人穿上昨日刚做的雨衣便一头扎进了大雨中向那处刚刚搭建起来的避雨棚区飞奔而去。
见林婉来了,女眷们赶紧让人将孩子们带去旁边的屋子。
林婉却摇了摇头将孩子们留下来,让孩子们在自己面前排排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