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伤医案的背后是系统性的问题, 反正很多学医的同学现在的打算是在公立医院锻练几年, 有了资历就去私立。长此以往,受害的只能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

“因为几个JSB, 全国的人都要受连累,报名学医的人越来越少了。”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孔医生到底怎么样了?”

“阳光医疗的水准还是值得肯定的。幸亏孔医生是他们的会员。”

“一个公立医院的医生,能买得起阳光集团的会员和数码产品,医生还真好赚。”

“孔医生家里很有钱的好不好?也不看看他父母和妻子都是做什么的。再说了,外科医生赚得多有问题吗?”

“有些人就是智障,看了孔医生的简历,他去私人医疗机构赚得更多好不好!”

“医生们都去私人医疗机构吧,至少能安全点,什么理想什么信念,有些人就是不值得的。”

“好医生都去私人医疗机构了,普通人怎么办?”

“没本事赚钱,还没本事去死了吗?穷人死早点为国家省社保金。”

“我会说私人医疗机构医保一样会报销的吗?商保一样报销,除了阳光医疗中心这种贵族医院,一样有针对普通人的医院好么?至于医疗水平不予评价,但医生们是安全的,敢医闹他们的保安是真敢打人的。”

一起伤医案,又引发了关于医疗资源的讨论。

不管网上的言论如何,私人医疗机构们暗中都点了个赞,因为这起案件的影响,引发了医生辞职潮,很多医生选择了离开。

有些人转行,有些人自己开诊所,有些人选择了私人机构。

阳光集团一共收到了一千多份求职信,经过甄别之后,一共录取了四百二十名医生。

医院规模悄悄扩充了一倍。

新医生们来到阳光医疗中心感受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尊重。不光他们自己受到尊重,患者一样受到尊重,他们入职前培训的第一项就是与患者沟通的艺术。

第二件事是学习。无论之前是业界权威还是杏林新秀,都要经过一番重新的学习,才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

第三件事是国际化和信息化。所有的医疗资源全球统筹安排,做为最重要医疗资源的“医生”同样也是全球统筹,远程会诊、全息会诊、全息会议、全息急诊,医生们无论离患者多远,都能瞬间到达患者身边。

小儿科医生赵亮,入职第二天值夜班,就体会到了一次午夜急诊。

正在医生值班宿舍睡觉的赵亮,被紧急呼叫的声音吵醒,他坐了起来,戴上了眼镜。

“会员12304号,性别:男,年龄5周1个月……”按下接诊键后,医生助手直接将病例显示了出来。

这孩子有过敏史,严重的花生过敏。

赵亮立刻紧张了起来。

“救援直升机已经出发了吗?”

“空中管制,救护车预计四十分钟后到达。”医生助手说道,“建议进行远程面诊。”

赵亮想起了培训时的训练,点击远程面诊,接入对方家,对方家庭将他投屏到了电视大屏上,他也能通过摄像头看见病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