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可是咱们的马就算养的再多,再好,也打不过那些人啊,既然如此,还不如换成能让咱们草原部落富足起来的绵羊呢。”

“马和牛的确值钱,但是却不像绵羊一样可以源源不断的赚钱。”相比起一刀子买卖的马牛来,绵羊的一身羊毛无疑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

到底是一刀切的大钱,还是源源不断的小钱,牧民们都各有考量。

“我们是游牧民族,饲养畜牧已经融为我们的骨血,成为了我们的本能,不管是割舍掉哪一个都非常不舍啊。”

最终,还是决定饲养绵羊的牧民们占据了上风。

这样一来,草原部落的马匹和牛就会进行相应的减少。

那么多牛马,他们吃又吃不完,杀了这个时候也没法进行保鲜。

是以,老者又带着人来到北边边关军营处来谈合作。

牧民们都知道中原是很缺少牛和马的,这次决定出售,他们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当然,肯定是只售卖给中原一部分,他们不可能把牛马全都卖了。

翁老和隐者两人当即拍板购买,并给了牧民们一个十分公正的价格,让前来的牧民们满载而归。

一大批牛马被运往着送入了北方边关,跨过了长城那道分界线。

翁老在城楼上看的唏嘘不已,道,“如果我们两方能够早点进行合作该多好,只可惜,比起赚不多的交易来,生性彪悍的匈奴人更喜欢不劳而获。”

中原和草原部落现在之所以能够维持这样和谐的局面,那是因为一方为强,一方为弱才能够办到的。

牛马的到来大大的丰富了中原百姓们饲养畜牧的数量。

身为战略级的储备资源,牛马可不会被随意的端上人们的餐桌。

黄牛们被烙印上府衙的公章,分配给缺少劳动力的百姓们进行翻地。

奶牛们则被福利院的大人和孩子们豢养起来,每天给它们去割点草料,然后挤新鲜的牛奶喝。

马匹们也是,英俊的公马们驰骋在公路上尽情的挥洒着自己矫健的身姿,母马们被人专门照料,争取让怀了孕的它们能够平安生产。

由咸阳城开始发展的全民喂养路线已经从周边的郡县朝着大秦的四面八方扩散出去。

羊、驴的生崽数量少,其中最风靡的是猪仔、鸡仔、鸭仔们,它们以生育率和生长速度名列前茅,如今百姓们家中最常见的就是它们几类。

别的不说,如今每天能吃上一个鸡蛋或者鸭蛋的家庭们已经越来越多,情况已经比他们以前几年或者一辈子都没怎么尝过肉的滋味有了极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