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刚赶到地方摆好摊子,高中就下课了,没多久,学生们便三三两两的结伴而出。
这个时候是79年秋天,距离过年还有两个多月,距离改革开放还有整整一年。敢光明正大做生意的没有几个。
虞清娴敢大大咧咧的摆在门口,一下子便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大家都自发的围过来,见到卖的都是女孩子的头花,男孩子们就走了,女孩子们双眼放光的望着那些发夹。
“老板,你这个发夹怎么卖的?”
虞清娴做的发夹是后世比较流行的大肠发圈,因为她们的材料不足,别的没有办法做。然而哪怕仅仅是大肠发圈,在这个物资贫乏的年代也足够吸引人眼球了。
现在的女孩子们最多是用丝线缠绕的橡皮筋做的发圈来扎头发,爱美的就会用红头绳来扎,再爱美一点的家里富裕一点的她们就会用丝巾。
但红头绳还好,丝巾就不行了,扎上没一会儿就要散了。虞清娴的发圈的出现简直就是及时雨。
“像这种大一点的,要5毛一个,小的要3毛。”
虞清娴的这个价格不贵,要知道国营商店的一根红头绳都要两毛钱呢,那个还没这个漂亮。
高中生多多少少都是有点零花钱的,当下便有许多女孩子掏钱买。有的家里富裕的就多买了好几个。
三百个的发圈,不到一个小时就尽数卖完了,就这还有闻讯赶来的没买着呢。
虞清娴承诺明天还会来卖以后那些没买着的才恋恋不舍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