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屋子下午的阳光的确太盛,日日午后,她都被晒的手脚心里发烫。那嬷嬷口中的清幽之地,听起来倒是让能她舒心些的。
婢子与她送来薄斗篷披上,道是入了夜,颇有几分凉意。
慈音却不怕凉。挡开了婢子送来的披风,便扶着嬷嬷出去了。
这处二进的小院儿,名叫袅音阁,原是周府里设下与她和周玄赫的婚房。嬷嬷领着她从这里出来,方绕道儿去了后头。周府依山而建,得上了一座小山坡,方见得嬷嬷抬手指了指,“大娘子,便就在那处。”
慈音无力答话,只由得嬷嬷扶着,走近了那大门,便见得门楣上“清凉台”三个大字。嬷嬷笑道,“此处,原是老爷的书房。老爷去后,便是公子爷在用了。没成亲的时候,公子爷也不常在下面住,日日都是在这清凉台里歇下的。”
入来这清凉台,果有一阵山风灌入。山林凉意几许,直叫人心口里都舒朗了几分。慈音暗自在想,周阁老果是会选地儿的,如此清幽,确是养心养性。
院子不大,独独一进的小院儿,带着一个靠山的后院儿。慈音却见得靠着东面的山坡建的屋子里,还亮着灯火,许是有人在里头的。嬷嬷却没将她往那处亮堂的屋子里引,而是将她引入了西面的屋子里。
推开门,便是一股墨香扑鼻,多有工匠制墨而用尽精血,此话不假。光是闻见这墨香,已然能见其中底蕴。嬷嬷挑着灯笼,转入侧屋,方点燃了屋里的烛火。
慈音只见这屋子小巧,却颇为清凉。该是因得靠着西面的山坡,晒不见夕阳的缘故。嬷嬷推开山窗,还有小风灌入。
慈音被嬷嬷扶着,去了床榻上坐下。嬷嬷又去伺候着她取了鞋袜。她方半卧了下来。此下心境,倒是松散了许多,只再合上了眼,便又全是明府上的过往…
慈音有些昏昏沉沉,被嬷嬷扶着躺了下去。梦中迷迷茫茫,似在箫音阁,又似在清凉台。她好似察觉着有人推门进来,靠在她床头一直守着。她自开口念念,“二爷…”
梦中的人笑了笑,又抬手顺了顺她的长发,探了探她的额头。却问道,“还觉着心热么?”
她微微摇了摇头,又去拉起那人的手来,“二爷的手,好凉。”
……
几束朝阳穿透窗棱纱罗,落来面上的时候,慈音方再缓缓睁了眼。这小屋子确好,早晨能见朝阳,下午便没有西晒了。床褥上未扑凉席,却有几分山间的凉意。慈音不自觉拢了拢被褥,方发现被褥被什么东西压着…
男人趴着被褥一角,正睡熟了。任由得慈音拉了那被褥半晌,方才缓缓撑起脸来,揉了揉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