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大海那日回来,徐氏自哭着将这几个月的事儿都与他交代清楚了,毕大海念着她一人怀孕生下孩子,其中苦难也是受了不少,便也与她说了和。
徐氏又有了依靠,方定心了几日,却又听得毕大海突然说起这么大件事儿。
“你且是一心向着外人,也不必顾家里人了。你要买这院子,是拿钱去成全她的生意。那我们母子怎么办?银荷名声如今也不好了,她要出嫁怎么办?”
“你出海带回来这点儿钱,买了那院子,还能撑多久的时日。”
“那丫头自己本事儿,她自己能挣钱,不必你来操心,你可多想着我娘三儿,日后该如何度日?”
“不可同日而语!”毕大海这词儿是从船上与官爷口中听来的,便说给徐氏听。
“你且看着这事儿也难,那事儿也难。便还有什么能办成的?”
“我买这院子下来,不也是置办了家财?这也算我家的产业了,日后我若再赚了银子,你莫非都拽在手里?银钱拿在手中便就是几个沉甸甸的石头,用得出去的,那才叫银钱。”
徐氏听得一知半解,自又抱怨了毕大海两句。她本就是没得主意的人,毕大海如今出海归来,见识了也长进了,她也只能顺从着。只是一想到蜜儿要拿着那银钱,去过好日子了。她心里便就几分不畅快。
那丫头与她吃的闷气儿,怕是讨不回了。想到此处,徐氏便将面掩去了被褥里,嘤嘤呜呜哭着起来。
毕大海听得她如此,便越发不想在屋子里呆了,只拿了些铜板,去薛家酒铺打酒回来。
上元灯节,阿娘每年都会带着蜜儿来逛逛。
如今阿娘不在,蜜儿便寻着二叔陪她来。
明煜被她扶着走来了甜水巷口上,面上是她不知从哪里寻来的半面面具。丫头道是他身子好了,能走动了,带着这面具,便没人认得他了。
他也不知自己是如何答应她的,迷迷糊糊便上了当。
“二叔,你以前都是跟谁来上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