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大郎动了动嘴唇,嘴上不说,心里却按照秦关之所说的开始计算起了人数。
“等各地的游客到了越山,看到越山比都城低了那么多的物价,越山人摆在小摊上的山珍和草药难道他们会不买吗?越山当地独特的美食他们难道会不吃吗?听到用乡音唱的曲子他们难道会不看吗?
而这些,哪样不要花钱?这不是样样都让他们把钱留在了越山吗?”
秦门说到这里,露出一个笑容:
“如此一来,越山的百姓还会像现在这般整日祈求这一次进山能有好收获吗?大人还会如同此时这般‘苦山’么?”
有句话说:“天下苦秦久矣。”
说的是当年秦国横征暴敛,让天下百姓受到其压迫,痛苦不堪。
而对于越山的百姓和知府来讲,越山又何尝不是苦山久矣呢?
山是无法搬走的,愚公都只能依靠神明,何况是他们这群凡人?
既然山注定在那里,他们唯有换种方法继续“靠山吃山”。
身为知府的岳大郎并不知道秦门口中的“旅游业”究竟会不会如他所说这般辉煌,听惯了一般人吹牛的他对任何事情都要保留三分的警惕之心,不敢全信,也不能全然不信,但仔细想想,从道理上来讲,越山发展所谓的“旅游业”完全没有问题啊!
他只需要支持晋江文学城在越山发展旅游业,再说服朝廷以“官方”的名义为这家旅行社作担保保证人家不是人口贩卖,给予他们所谓的“旅游证”、允许他们带外地的游客来越山玩,定期派兵和官差肃清沿路的猛兽和山匪(这本就是他日常要做的事),其他什么都不需要再动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