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就只能出城到外面的村子里住, 要么就只能找荒山野寺借宿,一边在都城四下里找可以干的活给自己赚点干粮,一边省吃俭用就为了凑返乡的盘缠(他们来时只带够了到都城的钱),就这样忙忙碌碌浑浑噩噩地过着,一直撑到科举放榜结束的那天才算是解脱。
他们干看着那些都城美食却只敢咽一咽口水啃自己手里的饼,他们艳羡地望着那些三五成群在都城各处高谈阔论大笑游玩的士子同窗却只能埋首对着自己的钱囊发愁回去的路费。
因此对于大部分外乡的举子来讲, 到都城参加一次科举省试,是一件又费钱又费力的受罪的苦事。
但今年, 本以为会如同往年一样来都城吃苦受罪的外乡举子们在来到都城之后发现, 今年的都城与往年全然不同!
而这一切都与晋江文学城这家新冒出来的铺子有关!
外乡结伴而来的举子们刚到都城, 就被他们提前一步抵达的其他同乡给拉着到月下书斋买了本《雅俗——致游子》特刊。
“何必花这个冤枉钱买本书?里面难道有科举秘籍么?还是别买了,我得省着点钱交房租,李兄啊,你还是快带我去找房子住下吧, 不然怕是要没地方住了!”
陈盛拉着同乡做势就要往书斋外走。
陈盛是从龙阳到都城来参加科举第二场省试的举子,但这并非他第一次参加省试了,在此之前, 他曾两度来到都城考试, 加上这次, 已经是第三次了。
神奇的是,他对于自己之前参加的两次科举考试究竟考了什么题目而他又写了什么答案半点印象都没有,倒是对都城那比龙阳高出了不知多少的的物价印象颇深。
他倒是想早早地就到都城来,好在都城物价还没涨的时候先到客栈要间房, 让自己过得不至于如此拮据,但奈何,他却是龙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