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熙的声音不疾不徐,却沉稳有力。
将目前大萧所面临的问题、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一一指出,并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些解决方案,皆是这四大书院学子闻所未闻、想所未想,却又出奇的适合目前大萧的状态。
有些心思灵敏的不由得听得双眼放光。
尤其以翰林院掌院学士刘延清、已入翰林院的章汝州和进了户部的高歙三人为甚。
他们和那些书院的学生不同,他们已经入了朝堂,对于大萧目前的危险看得要比这些学生更加的清楚、也更加的无力。
大萧目前就像是一个四处流血的庞然大物。
若是放任不管,就会血竭而亡。
可是,若是处理得过于粗暴,就很有可能加速大萧这头庞然大物的灭亡。
毕竟,当初曾被大萧打败了周边异族,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息,最近,越发的不安份起来。
每每思及此处,这几人都夜不能寐。
几个睿智的人,已经看到了大萧正处于危险的边缘。
更别提内部还含着诸子夺嫡这样一个巨大危机的炸弹。
可是,今天,宸王李承熙却给了他们另一个思路……圆润、婉转、绵密,却暗含柔韧的力量,悄无声息中将大萧四处漏血的窟窿给补上了。
“大萧需要的就是时间……”,已是户部员外郎的高歙喃喃道。
“不!”
“大萧需要的不是时间……”,翰林院编修的章汝州缓缓摇头,极慢却极坚定地否定了高歙的说法,望着高歙不明所已的眼睛,章汝州意味深长道:“大萧缺的是一位能将这一切转化为实质的明君。”
太子被废,弘德帝的身子越发的不好,诸子争位……大萧正一只脚迈在危险的边缘,诚然,宸王李承熙给出的这些对策都是好的,每一条都够他们回去细细摸索、消化、揣摩的,可是,这些办法若不交到下任帝王的手中运作,又有什么用?!
而这些争位的诸位皇子谁又能有魄力、有能力、有意愿去做这些事情呢?
是优柔寡断的顺王?!还是代表左相利益的静王?!亦或是一心商贾的五皇子?!
刘延清想到有资本争位的几位皇子,脸上就不由得蒙上一层晦暗。
“为什么就非他们不可呢?宸王想出的办法当然最好就是由宸王来实现啊……”,高歙心中实在不忿,不由得脱口而出。
他就不明白宸王差在哪儿了?
明明,宸王要能力有能力、要学问有能问、又勇武忠孝,凭什么反倒是夺嫡势力中最不看好的那一位?!现在,这四大书院的人还在这摘星楼里难为宸王殿下。
他就很看好宸王!
若是宸王有那个心思,他一定投到宸王门下!
高歙满脸的不忿。
可是,他的话却重重的敲进了周围包括翰林院掌院刘延清大人的心里……周围的人看着摘星抬上从容尊贵的宸王,都不禁心跳加快,双眼放光。
就连翰林院掌院刘延清望着台上的人也不禁陷入了沉思……
其它三大书院也准备好了相应的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