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请看,粮道府前方的山谷这里,右边是湖,左边的山道,虽宽阔,但却是峡谷。此处的地形又是葫芦状,若想用水便利,便只会将驻扎营地安置在离湖不远处。咱们只要掐住这里的出口,这些兵力便只能留守在那个位置,根本出不来。外面的进不去,里头的出不来,除非他们前往都城的方向,绕道而行。
杜尘澜胸有成竹地道:只是这样一来,他们的速度便慢了下来,得耽误不少日子,不过......
杜尘澜突然停下,开始支支吾吾起来。
皇上正听的兴起,却发现杜尘澜突然顿住,便忍不住追问道:不过什么?
咱们现在讨论的是如何阻止援兵,但周夷现在派去边关的兵力并不少,再者他们还有两员大将和耐力极强的兵士。倘若边关守不住,那这些就没了意义。
皇上顿时泄了气,的确!说一千道一万,边关还是得守住才成。如果自家被杀个片甲不留,那人家派不派兵增援都毫无意义。
第九百五十二章 谨遵圣命
对边关的战事,你有何建议?皇上负手在屋内走动,前儿刚派去的几人也不知能不能有些用处,只希望这些人能坚持久一些。
臣也对此事感到焦急,但如今身在京城,也是鞭长莫及。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身临其境,才能随机应变,否则即便做了规划,也不及变化快。杜尘澜摇头,表示爱莫能助。
皇上心中生疑,难道杜尘澜想去边关?
朕若是派你去边关,你可有把握?之前朕听闻你的武艺不错,还能与江湖上的武林高手一斗。对上敌将荻砑南和凤都,你觉得自己能胜吗?皇上双眼紧盯杜尘澜,这是试探。
臣不敢托大,并未领教过那两位大将的本事,自然不能说是十拿九稳。不过打仗靠得也不全是武力,智谋和武力相辅相成。
杜尘澜也不明说,他越是表现地想去,皇上就越是不会让他去。其实对他来说,即便不去边关,也有别的法子。
皇上狐疑地看了一眼杜尘澜,其实朕之前的确考虑过将你派去边关,然而你是文臣,且朝中也需要你,因此朕一直在犹豫。
杜尘澜面露惊讶,随后道:不论文臣武将,都是为朝廷效命,有何区别?臣一向随遇而安,不论在何处,只要能为朝廷、为皇上分忧,谋福祉惠民生,这都不应该是借口,臣一切谨遵圣命。
皇上不禁点了点头,不论杜尘澜是何心思,这番话也是挑不出错来的。只观杜尘澜外貌,看起来有些冷清自傲,不好相处。然而只要与他相处,他便能让你觉得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