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你瞧我这记性!竟是忘了有贵客在此,还忘了给你们引荐,不过澜哥儿竟然认得安家二房的老太太?
钱氏虽心中疑惑儿子为何会人的卞氏,但还是朝着卞氏道:将才忘了引荐,是我不对,这就是我儿!
卞氏看着笑得一脸开怀,脸上尽是骄傲的钱氏,脸上露出几分勉强的笑意。
是!早就听闻杜大人是丰神俊朗、才高八斗的少年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太太可真是好福气啊!
第八百八十九章 合伙
哎哟!哪里哪里?你家孙儿也是年少有为,如今不是在打理府上的生意?钱氏之前听着卞氏提了一嘴,不然这她哪里知道这些?不过是几句客套话,在所难免。
那小子如今不过是被他父亲带在身边见识见识,哪里比得上杜大人?不过十四岁,便中了状元。现在,竟然已经是四品官员了。在这京城,谁家教导儿郎不拿杜大人举例?就连私塾书院的夫子学子们都将杜大人作为典范,以此来激励学子们努力上进,考取功名呢!这都是杜大人的功劳啊!
卞氏这话倒并非夸张,杜尘澜只是一介寒门,甚至是低贱的商贾之家。竟然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中了状元。短短数月,连升五级,这确实是激励学子们的好例子。
因此,自从杜尘澜声名大噪之后,书院和私塾的学子们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日日奋发图强、埋头苦读。有些学子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让书院和私塾的夫子们唏嘘不已。
要知道,之前他们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地劝导,那些学子都是左耳进右耳出,不为所动的。
这哪里是他的功劳?快别这么说,传出去人家要埋汰我儿,难免会有些闲言碎语。钱氏虽骄傲,但也知道这话不敢乱说,总有些眼红的人会说三道四。
是!倒是我思虑不周了!卞氏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杜尘澜,眼神有些复杂。
钱氏一转眼,刚要回话,却发现卞氏正盯着儿子出神,她不禁有些奇怪。她怎么觉得这卞氏有哪里说不出的怪异,这看她儿子的眼神,倒像是看自家晚辈似的,竟然还有几分慈爱!
母亲!既然您这儿有贵客,那儿子便先回院儿里了。带回来的一些箱笼还未收拾,给各家带了些檀溪府的特产,怕下人不会收拾。杜尘澜站起身,道。
哟!倒是我的不对了,大人刚回来,阖家团圆的日子,我这个外人哪儿能掺和?等改日再来叨扰,今日这就先回去了!
卞氏也不是没眼色的人,之前不过是想见见杜尘澜,如今人也见了,她不好留下讨人嫌。
不如在府上用了饭食再回去!钱氏嘴上说着挽留的话,手里却端起了茶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