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两大书院的比试果然精彩,本世子倒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就这么定了,杜尘澜,你想好了吗?
万煜铭别有深意地看了眼孔德政,这位还真不想杜尘澜得到这个贡生名额啊!不过,这次孔德政怕是要失望了。
杜尘澜沉吟片刻,道:自本朝开朝以来,国库不丰乃是朝廷大事。之前一道策论已有所述,朝廷倾向于提升赋税,然学生总认为是治标不治本。开源节流才是根本,赋税尚且不论,此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众人纷纷点头,这确是事实。只是这事儿之前已经提过,这里再述也毫无意义。
杜尘澜顿了顿,若想丰盈国库,那不知这冗兵和冗费是否能成为节流之一?
众人顿时听得云里雾里,这是什么意思?冗兵和冗费?
这从未听过,之前看过朝廷最近的邸报,似乎并未提起过。有人忍不住和身旁之人嘀咕,这两个词儿他们是听都未听过。
在下也不曾听闻,不过,听这意思,似乎与兵力有关?一名书生猜测道。
也难怪他胸有成竹了,这冗兵和冗费,之前闻所未闻。估摸着又是一道策论题,咱们倒是低估他了。
万煜铭本也是一脸迷糊,实在不知杜尘澜话中的意思。可等他思索了片刻之后,这才恍然大悟。
他坐直了身子,心中有些激动,指着杜尘澜问道:何为冗兵?又何为冗费?
正确来说,需要冗的是兵额而不是兵。顾名思义,冗兵是指多余的兵力。自开国一来,为边防和镇守京师及其各地,军队不断扩充,不管是兵役还是募兵,本朝军队兵数已然超过百万,这些兵力每年所需粮草和军饷不是小数目。
冗兵已经初露迹象,冗费便不难理解了。以此为题,赋一篇策论!杜尘澜并未将话说完,只是点到为止。
有些话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在这里的冗兵和冗费,指的便是吃空饷。
因为本朝才历经了三十二年,如今的皇帝才是第三任。当年随着开国皇帝打江山的将士,如今都已经成为了功勋之家,其中就包括摄政王的本家万氏。
因为边关还有蛮族时不时地侵扰,因此,军队招募是一直都在进行的。再者服兵役还延续了曾祖皇帝时的律法,每隔三年百姓就要服兵役,这就造成了兵力扩充太频繁,国库更加吃紧。
本朝的兵役制度乃是更戍法,禁军分驻京师与各大州府,内外轮换,定期再回驻京师。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如此一来,不但兵力会逐渐变弱,而吃空饷的行为,则是愈加猖狂。
若想解决冗兵,那便只能改变兵役制度。这是杜尘澜查了好多书史,结合朝廷邸报和朝廷的兵力部署悟出来的。
相信朝中部分官员对此事也是知之甚祥,尤其与武将有所牵扯的,更是门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