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齐之四维

“就说说你的治世之言吧,孤听听你说什么新鲜的说法。”

陈胜行礼道:“太孙,那臣就说了,说得好不好,都请太孙多担待。”

田彻道:“你说吧,不用反复强调,大齐没有因言获罪的人,你不会是第一个,孤也不会是第一个。”

陈胜整理一下衣襟:“太孙,大齐已是亡国之时。”

“我还以为你会有什么惊世之语,想不到却是老调重弹,倒是让孤失望了,不过你倒是让孤有些兴趣了,虽然有很多名臣和孤说过,但是宗亲之中,你还是第一个。”

田彻倒是没有波澜,面对陈胜的话语也没有太多的惊奇。

“既然你说大齐要亡国,那就说说大齐的亡国之因吧,孤倒是想听听。”

陈胜一阵沉默,太孙的反应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那臣就说了。”

田彻正色道:“请君赐教。”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问,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这是管子说的太孙可曾听过?”

田彻澹澹说道:“这孤当然知道,《管子牧民之中的话,讲的是礼义廉耻。”

“不错,原话确实如此,不过臣这里的四维却不一样。”

陈胜说道:“这四维或许与太孙所想的完全是两个意思。”

田彻脸色再正了正:“请明言。”

陈胜再拜道。

“天地人神,皆有四维。”

“人之四维,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可安社稷,与人之四维不同。”

田彻笑了笑:“怎么个不同法?”

“五帝三王以来已经有三千年家国,商之历史多有残缺,臣就不妄言,就以宗周与大齐为例,为太孙细说四维,还请太孙听我慢慢道来。”

“周之四维,一曰井田,二曰宗法,三曰分封,四曰礼乐。”

陈胜一句话将他心中的宗周四维说了出来。

“宗周立国,以井田安天下之民,以宗法安王族贵胃,以分封安天下贵族,以礼乐制度收天下人心,此四维者就是宗周几百年江山的基石。数百年后平王东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天下富足比之数百年前强盛不知多少,四维变换,宗周渐渐消亡。”

田彻端坐在上方,他听完陈胜的话,细细品味着四维直说,许久没有说话。

“先生这周之四维,孤倒是认同,此言不虚。”

“四维孤倒是明白了几分,就是国家构建的四根支柱,孤倒是没想到你竟然与孤论家国大道,之前还是有些孟浪了,还请先生海涵。”田彻态度诚恳,颇有气度。

“既然周之四维,先生说了,不如和孤说说齐之四维如何?孤也想知道先生口中的齐之四维是什么?”

陈胜见田彻接受了四维的说法,顿时心放下了一半,这四维之说,全是他的私货。

《素书以及《三略之中不少道理对家国天下来说都是通用的,陈胜这些时日经历的事情颇多,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这四维说就是他第一个想法。

此时四维说还没有成熟,只是雏形,但是他年纪还小,真要提出成熟的理论,反倒是有些惊世骇俗。

“太孙,臣齐之四维,虽然已经有了想法,但终究只是个人之言,若是有不妥之处,还请太孙见谅。”

田彻笑道:“一个学说自是要经过许多时间的考验,先生的四维说若是有缺点也是在所难免,先生今年不过十八,未来必然还能有进步的空间,还请先生细说,若是有什么不对的孤就当没听见。”

“那臣就姑妄言之。”

“齐之四维,一曰土地私有。”

“当年圣皇在即墨得国,虽然连收济东七十二城,名声大震,可是再看大齐山河,满目疮痍,即墨反攻之时,不过勉强凑出五千士卒,再看济西的大片土地,连五都之城都有几个沦落他国,甚至连秦国隔着那么远也要抢我陶邑作为穰侯魏冉的封地,简直就是欺人太甚。”

“可是当时国力大弱,济西泗上地区全部沦陷,我大齐只有胶东之城,百姓不过百万,当此之时,圣皇第一个改革的就是土地制度。”

陈胜缓缓说着,田彻不断点头。

“不过当时五国伐齐之战后,国内民生凋敝,圣皇失志复仇,自然要发展国力,发展军力,当此之时必须要变法,变法的重中之重就是军队,军队的根本是什么?在秦是农战,秦为当时天下第一强国,农战虽然有种种弊端,但是对于国家来说却是最强的变法。”

“但是农战想要完全完全搬进大齐的体系却是有些困难,齐与秦变法的基础完全不一样。”

“秦为变法之前,国内贫困,而我大齐又不一样,我大齐经过数百年的修养,虽然经过五国伐齐,但是国家依然富足。”

“而我大齐土地富足,上等、中等、下等田地三年一轮,国内民众生活富足,并没有太多的困难,这也就照成我大齐技击士没有斗志。”

“当是天下强军众多,秦之锐士,魏之武卒,齐之技击都是其中强军。”

“而论装备,秦之锐士最差。”

“楚人以交鱼皮与犀牛角为甲,坚如金石,又有宛地精铁做的长矛,行动如风,战斗勇勐。”

“韩国士卒身披坚甲,脚踏劲弩,身悬利剑,以一当百。”

“魏武卒穿三重重甲,头戴头盔,携带三天的粮食,半天能行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