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家能拿出个十块二十块彩礼就算不错了, 多数都是备一些洗脸盆、热水瓶等生活用品, 男方这边有个单独的住房就是顶顶好的了,好多人嫁过来还要跟公婆住一块,要婚后夫妻两个再攒钱才能再盖个土坯房什么的。
果母本以为自己儿子虽说因盖房子没什么钱了,但好歹砖瓦房是盖了起来,这也算是很大的优势了, 可没曾想女主家居然狮子大开口。
之前刚开始走动的时候, 她就瞅着有些不对劲儿,头次出去她让建良给那姑娘买身衣裳, 结果那姑娘张嘴就要的确良的。
的确良在这时候比较流行, 谁要是有一身那能让周围人羡慕死,可那时候刚开春,天还有些凉,的确良的衣裳根本就没地买,她就觉得那姑娘有些难为人, 不过见儿子挺上心的去托人帮忙,她也就没说什么, 只当儿子乐意就得了。
最后还是托杜向东给去市里买了块布才算完事。
后来连着几次去县里逛, 那姑娘都没少要东西。
虽说有些心疼儿子花了不少钱, 但想着谁家娶媳妇不花点钱呢, 得让人家知道咱家的诚意不是, 她到底也就没说什么。
走动了一个多月, 她瞅着时候也差不多了,就赶紧托媒人谈相家的事,想着赶紧订下来得了,谁曾想那姑娘家就来了这么一出,一百块的彩礼实在是太多,也不是拿不出,虽说手头现在没什么钱了,但好歹办酒席的钱还有一些,再搭建良不在杜向东这干活,一个月还有二三十,有三个月也能攒上来。
只是她就觉得这事透着股子不对劲儿,总觉得女方并不是真心实意相结亲来着。
想着媒人张婶儿是榆树村的,这桩亲事对方一直在为女方说好话,她留了个心眼儿,自己跑到榆树村去打听,旁敲侧击的才从姑娘家邻居那里得知。
那姑娘的妈两个儿子也不小了,俱是都在说亲,邻居就有听到那姑娘妈出来炫耀姑娘这次说了个有钱的婆家,光是彩礼就够给她那两个儿子说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