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向东见媳妇也没啥意见,第二天就又找了大队长,同意集资的事,他也愿意出大头。

大队长十分高兴,当天就大喇叭喊社员们到大队来开大会,然后就把这事说了。

社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七嘴八舌的就说起来。

那个朱老太看杜家人起的头,还出了钱,就歪歪嘴说,“我家可没人家有钱,土里刨食攒下来仨瓜俩枣,吃饭还不够呢。”

提起钱朱老太心里就窝火,自打分家后她跟二儿子一起住,一是为了臊臊大儿子的脸,让他敢提分家,二也是比较疼二儿子,想跟他们家住。

可谁知之后她却想不到,二儿媳妇居然把家里钱管了起来,说什么几个孩子还得上学,以后要盖房娶媳妇,闺女要嫁人也得攒些嫁妆,所以她这个孩子亲娘要收着,也好为他们攒些钱。

哦,她这个奶奶就不会给他们攒钱,当即她闹了一块,谁曾想她二儿子居然帮着他媳妇,还说如果不愿意跟他们住了,也可以送她去大哥那里住,他们也没意见。

朱老太跟老大翻了脸,再次老大就带着个丫头,两人都上工干活,她要是真去了,不得洗衣服做饭,她哪里肯,于是就只好忍气吞声了。

这事她越想越气,就把杜家人给恨上了,尤其是这杜向东,听说当初还是他们家帮着朱小丫偷跑到她妈那去的,她就更气了。

是以这时就第一个开口。

她虽然在村里没什么人缘,但她这一开口,有一部分觉得种树就是瞎折腾的人就也开了口,“大队长,咱们粮食种的好好的,坡地虽说收的少但也是粮食,种果子不当吃不当喝的,到时交公粮更是要少一大截,到时咱们生产队不会被公社批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