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大嫂就不敢说什么了,家里其他人只能喝着稀粥然后看着果母吃肉吃鸡蛋,果母看几个孙子馋的不行要给点吃,果建良还不让,说他们当爹妈的都不管,要她这个奶奶管什么,况且那是他拿来的。

果母见小儿子不高兴就也不给了。

就这种情况,哪有不吵架的道理,每回果家吃饭果大嫂都会找茬吵顿架,恨不得把小叔子赶紧吵走。

然而,果母本来就有些偏疼小儿子,这次小儿子又受了伤,就不想让小儿子受委屈,时常会帮着小儿子说话。

其实果母也并不是什么脾气软和的人,她嫁给果老头儿第二年就生了老大,后来更是连生三个儿子,腰板在果家一直是挺的直直的,谁也不敢给她委屈受。

也就是老头儿去了,媳妇当了家,她又不想大儿子夹在中间两头为难,婆媳吵架传出去也不好听,这才想着果大嫂说什么她就能忍就忍忍,反正多数时候她也就是说两句。

可是换成小儿子,她就不行了。

于是果家就从叔嫂矛盾吵成了婆媳矛盾,慢慢吵的多了就隐隐动了真火,每每惹得左邻右舍来瞧热闹,果大哥觉得丢人极了,每次都是把果大嫂拉进屋了事。

所以这还不到半个多月,果家就出了大热闹。

事情是这样的,果建良见果母挺瘦的就想给她补补,这些日子给她弄了些好吃的,前两天更是从县里不知哪弄来一罐麦乳精,天天盯着果母冲一杯喝。

果母不肯喝,觉得浪费东西,果建良就会在那装可怜,说自己还没娶媳妇,以后还得让果母帮很多忙,例如看看孙子什么的,所以果母一定得长命百岁的。

果母听了是觉得小儿子以后难处还很多,也就肯喝了。

只是这天晚上,果母就找不到麦乳精了,果建良当即就跑到大哥大嫂房里,从大嫂一直锁着的柜子里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