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我不是世外仙姝7

“这真的是平哥儿做的么?”林如海不放心地又问了一遍,他不想冤枉了一个孩子。

“确实是的。”管家回答道:“自从这消息传出去后,我一直都派人盯着两个哥儿呢。前些日子,平哥儿还悄悄打听许姨娘的情况,后来专程回了一趟家。回来后,就经常在花园里逗留,实则是暗自留心着。今天,他在园子里看见许姨娘出来,就在她必经的路上弯腰捣鼓了些什么,我派去跟着的人没看明白,但许姨娘滑倒之后,我立刻就去查看了一下,路上残留着一小滩一小滩的油迹,踩上去就会滑倒。那地方今日无人涉足,只有平哥儿一人至此,过后又发现他悄悄地去擦拭地面。可见就是他做了手脚,老奴绝没有弄错!”

林如海沉默了一阵,叹息道:“平日里看他,虽略有些轻浮,但人机灵活泼,对我和黛玉都是恭敬有礼的,再想不到竟然有这样幽暗的心思,他才多大的孩子啊!他家中人没教好啊!”

“若是其他方面略微有些不足,那也就罢了,尽可以慢慢教养。可是人品不佳,那就是极大的缺陷!”林如海脸色暗沉。管家和王嬷嬷说了那些话,就是提醒平哥儿,即使没被选中,也绝不会亏待他,给他的那些待遇,是足够厚道的了。谁知,他竟然完全不顾林家对他的厚待,做出这种白眼狼的行径来,实在让人寒心!真的不敢想象,万一自己被他表现出来的外表情形迷惑,过继过来。日后,等到自己撒手人世。这样心狠凉薄的人,能善待玉儿吗?

“还是玉儿想出的法子好,就像一面照妖镜一般,一下子就检验出了各自的人品来!”林如海冷冷地道。管家在旁边也点头赞同,姑娘确实是心思玲珑。

所以,其实,许姨娘并未怀孕,这从头到尾就是设下的一场局。

稻田养鱼,眼看着又要有了一季收获,那稻子和鱼看上去就长势极好,找了有经验的老农来估量了后,产量比起上一季的还要更高一点,因为是第二次养种,已经有了经验积累。林如海立刻就向皇上上了奏折,献上了这法子。女儿对他一片孝心,他也要为女儿打算,于是在奏折中也写明了这是女儿琢磨出来的,是她的功劳。

当今看过之后,大喜,命户部派人来江南实地察看。证实了结果真的如林如海奏章中所说,这稻田养鱼之法很适合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实验推广开来。如果每亩水田能增产数十斤稻子,纵然能推行此法的只是在南方,且有条件限制,但积沙成丘,积水成渊,全天下的水田积累起来,那数量就很惊人了。还能收获百十斤的草鱼,对农人来说,无论是卖钱,还是自家吃,都是一笔不小的补贴,可谓一举两得。

民以食为天,农耕社会里,立下这样切切实实的大功劳,朝廷也不能抹杀。何况,林如海已经向自己投诚了,其人虽是太上皇的老臣,素来行事有度,不同于甄家、四王八公,听说前两年也拒绝了把女儿送到贾家,可见已经离心,如今更是献上了这投名状,他也算是知道进退、敬畏的臣子了,不是人人都能不顾念身家性命,有私心也是正常的。罢了,既然他想卸下巡盐御史的差事,那就如他所愿吧!

当今想了一想,准备再过一段时间,就换上一个手段狠厉的心腹去扬州当巡盐御史,让林如海自己上个奏章请辞,把他调任到京城,给个清闲的职位养起来,也是自己的恩典。

得到这个许诺,林如海顿时舒了口气,他总算能从这个要命的职位上脱身了!巡盐御史再是肥缺,他一来不敢贪,二来没必要贪,对他来说,那就是连鸡肋也不如。远远地离开江南,也不用再忌惮甄家的势力,到了京城,天子脚下,他一家就能安稳了,实在是幸事!

只是,到时贾家就免不了会来纠缠。林如海皱了皱眉,有些烦恼。但比起林家的安全来说,总是两害取其轻。到时,见招拆招吧,只是岳家而已,也不能拿自己如何。

多亏了黛玉这孩子,可惜啊,如果她是个儿子,林家就再无遗憾了!叶大夫给自己诊断过多次,前些日子,委婉地表示,林家历代子嗣稀少,和林家传承的体质有关,这是......嗯,男精较弱。以前他还能生出子嗣,是因为年轻体健。现在年已半百,又补过了头,精水枯竭......总之,再难让姬妾有身,若是勉强怀上了,那子嗣也是先天不足,养不大的。

痛苦地接受了这现实,林如海只得下定决心过继,却在平哥儿和曦哥儿之间举棋不定。平哥儿灵活,曦哥儿稳重,各有好处。曦哥儿对他恭敬有礼,但性情内敛,他口中虽称赞,但从内心来说,他是更偏向与自己特别亲近些,嘴也甜的平哥儿。只是,林如海心中,最着紧的当然是林黛玉。他过继来的儿子,能出人头地是最好,不能也无妨,但人品性情一定要上佳的。如果收了个白眼狼,那就会苦了黛玉了!

只是,不久之后,他就要全家上京城了,在这段时间里,他必须得做出选择来,林如海委实有些为难。想到这与林黛玉是密切相关的,他于是把这些说给她听,心有七窍的女儿,是可以与之商量家中大事的。

林黛玉只觉曦哥儿更让人放心,但也没有根据说服林如海。正巧,这时许氏月事已过了一个多月,她自己感觉不适,只以为有了身孕,也是因为心里一直殷殷期盼的缘故。叶大夫给她诊断后,却道她并未怀孕,只是经血不调的缘故,打算给她开付方子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