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不去贾府就万事大吉了?东山的老虎吃人,难道西山的恶狼就吃素了!贾府想要林黛玉的财产,难道林氏宗族就不惦记?
读者都怨林如海识人不明,把林黛玉托付给了贾家,才酿成了她的人生悲剧。可细想一下,若是林如海死时,留下遗言让林氏宗族抚养林黛玉,只怕她的命运会更加惨淡。好歹,贾母还是是林黛玉的亲外祖母,贾家是钟鸣鼎食的贵族之家,行事还要顾忌着几分体面。如果不是那么快败落,贾母在贾府的利益面前,最终放弃了自己的亲外孙女,林黛玉未必会那么薄命!而林氏宗族,与林如海关系疏远,对林黛玉根本没有亲情可言,真地能善待她吗?林如海对此时心知肚明,最后定是左右权衡之下,两害取其轻,才无奈做出了选择。
只是,他到底是低估了人心的幽微和贪婪,高估了贾母对林黛玉的亲情疼爱,再加上骨子里残留的文人清高,使得他没有为女儿做出更多的防范手段。
所以,林潇湘迅速地给自己想好了自救之法。尽力让林如海保持生志,不要因为觉得女儿已经有靠,就松下一口气来,千万要活得久一些,再久一些!书中林如海也是在几年后才病故的,在他生前,如果能生下一个儿子来,就能名正言顺地继承林家的财产。弟弟年幼,做姐姐的要代父母之职,抚养他长大,那是孝义之举,官府还要褒奖的,宗族或者贾家也没有理由插手。
在这个年代,这种行为是很大的牺牲,意味着做姐姐的要耽误了青春年华。等到弟弟长大成人了,早错过了嫁人的好光阴,成了一个老姑娘。日后,还能委屈自己嫁个老男人当继室,更糟的是一辈子出不了阁了。弟弟就算念着养育的恩情,生前还好,有弟弟、子侄照顾,但身后,怕不是无人祭祀?这情形,在古人看来,是很可怕凄惨的。
不过,这对林潇湘来说,那才真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儿。无论是贾宝玉,还是别的什么男人,林潇湘都根本不想嫁!她不觉得,自己在开放宽容的现代社会里二十几年养成的三观,能在这里找到共鸣?就拿书中最怜香惜玉的贾宝玉来说吧,且不说其人没有担当,他也是和男男女女纠缠不清的。真的宝黛二人如愿以偿地成婚了,怕贾宝玉仍然放不下众多好妹妹们,会左一个右一个地纳妾,这对壁人未必就能和谐,自古都是相爱容易相处难!
书中的林黛玉并不在意这个,因为那时代但凡有些体面的男人都是有妾室的,包括自己的父亲,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林潇湘绝不能容忍,做丈夫的能纳妾,那妻子能收男宠不?
林家家世清贵,又有钱,只要能安排好以后的生活,她尽可以自在舒心地做当家大小姐。日后等下面的弟弟长大了,按照礼法规则,和当时的道德,也必须善待抚养他长大的长姐,有道是‘长姐为母’,那她为什么要和一群女人争抢一根黄瓜,脏不脏啊!
当然这话,林潇湘是万万不敢说出去的,否则连林如海都要视之为大逆不道了或是邪鬼上身了。所以,如果能名正言顺地不嫁人,那简直是喜从天降,该贺酒三杯才对!
如果是过继,那就有些麻烦。过继来的孩子,未必能把自己视之为一家人,而他的原生家庭也另有打算也不定。那林潇湘就要想着法子,见招拆招地对付了。所以,如果是过继,那就要擦亮眼睛,好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