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琐事

哦。

她恍然,便没再问。带着黛玉逛了会园子,一时两人都有些香汗淋漓。

紫鹃和别枝伺候着她们擦了汗,却见舒青霭眼前一亮,颇有些兴冲冲地看向黛玉道:“林妹妹,突然想起来,我舅舅府上有个好去处,我敢保证,你一定喜欢。”

似乎是怕黛玉不信,又急急开了口:“这府上有一处叫溪山居的地方,里面满是藏书。不是我夸大,溪山居里的书又多又杂,放眼整个上京,恐怕只有宫里比它强些。你别看我舅舅一家子都是武将,要真论起文采来,其实都不差的,我表哥更是低调,这溪山居的名字还是他起的呢。”

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1]。

黛玉忍不住呢喃着,大致猜到了溪山居的样子。舒青霭却闻声挠挠头,惊道:“你怎么跟表哥说了同样的话?”

溪山居刚换名字的时候,她也听谢规文邹邹地念了这一段,她记得,好像是个叫姜什么的诗人写的。她虽记不得全句,什么蔷薇什么水驿的却记住了。

此时听黛玉又念了一遍,一下子有些耳熟。兴冲冲对着黛玉道:“这溪山居里有好些孤本和珍本,还有些难登大雅之堂的闲书,等过会你见了就知道了。”

黛玉奇道:“青霭姐姐看过吗?”

舒青霭继续挠头,林妹妹,你不要这样看着我,我虽然不爱读书,但是不代表我不读书。溪山居里有些杂书可有意思了,比如什么鬼故事啊民间杂谈啊。

溪山居里竟然有这些书?

黛玉一时有些好奇,她本是个爱书之人,之前在姑苏时,林如海也会给她寻一些杂书让她随意看看。等到了上京,长辈们却道杂书看多了移了性情。纵然宝玉带过一些给她,却终究数量有限,始终不得尽兴。

此时听舒青霭这么一说,她便被勾的心里痒痒的,恨不得能去那溪山居里一窥究竟。

见她果然想去,舒青霭笑的眉眼弯弯,一边朝着溪山居方向去,一边道:“溪山居原先不叫溪山居,叫什么我忘了。后来因为我表哥喜欢,舅舅和舅母就由着他重新扩建了又改了名。现在里面的藏书比起刚改名时多了好多,就连宫里的淑妃娘娘都让人来这府里借过书。”

听舒青霭这般说着,黛玉方想起来,宫里的淑妃和先谢大将军夫人是嫡亲的姐妹。

才收了话头没多久,便到了溪山居。

黛玉抬头,只见一处垂花月洞门内种满了蔷薇,蔷薇攀上了月白墙面,此时开的正好。月洞门左侧,是一方小小的池塘,里面种了些荷叶。在池塘边的最角落又有一方小小的四角亭,与四角亭对着的另一处角落种着几株芭蕉,还有几块半人高的尖尖的太湖石。

月洞门的右边便是一处宽阔的房舍,房舍半掩了门,中间悬着一处匾额,上面写了溪山居三个大字。

走进去一看,中间放着一扇屏风,两侧满满当当的全是高过人头的书架。屋子东边的书架中摆着一张美人榻,榻边摆着一张小几,推开窗便能看到几竿翠竹。再往西边走,依然是满满当当的书架,推开西边窗户,便能见到一开始进来的月洞门。

此时正是蔷薇盛开的季节,溪山居又开了西边和北边的窗,一阵阵蔷薇花香扑鼻而来,又有荷花香夹杂着月季香袭来。

风一吹,小池塘上荷花摇曳,池水荡开的涟漪一圈圈散开,蔷薇花也似少女般在窗前顾盼生资。

黛玉瞧着欣喜,觉得这溪山居不像是上京城里的房舍,倒有些像她们姑苏的园林了。

舒青霭也喜道:“这些蔷薇和翠竹,都是我爹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