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里面,哪里有什么和睦,都是你争我斗的,我也不免落于其中,很期望自己生的嫡子,能比府内所有的孩子优秀。这孩子,从小就压力大,父母的爱没有享受多少,小小的身子上满是沉重的胆子。”
“身子骨弱,不能练武,还得一边吃药,一边读书,这孩子是个懂事的,现在细细想来,真是懂事得令人心痛。为了求学,去很远的书院,从来不说一声苦。”
“孩子聪慧,在十二岁便中了秀才,很得夫君喜欢。”皎月婆婆说到这里又是一叹,“没有继续考学,是因为战乱了,朝廷需要的不是文官,而是武将,各地都乱了,这个朝廷已经腐朽不堪。抓壮丁的来了,因为我们家底还不错,每一次都能以钱财度过危机。然而这仅仅是权宜之计,总有一天,壮丁会轮到我们家这些孩子身上。”
“后来果然如此,一个一个的男丁被抓走,家里男丁多,一次性被抓去不少。前方战线却没有捷报,每一次传回来的只有伤亡的名单。眼看事情不行,我和夫君一商量,决定让人带着孩子逃走。因为那时,家里没剩余多少钱财了。曾经就算家底殷实,这不当官的,家底财物散尽,还是没办法度过这一难。”
“你也明白,当中战乱的时候,有些东西已经没什么作用了。很可能我们送出去的财物,都打了水漂,那些官兵是不会讲理的。那孩子我们安排马车送走,以为就安心了。殊不知那孩子怕一走了之,会连累家里,中途转去当壮丁了,还是自愿的。”
“一年以后,家里收到米面粮,我才知道事情的真相。那孩子很聪明,没拿刀,凭借着智慧,成了出谋划策的人。只是战争里面的每一人,都没有轻松的,他身子骨很弱,怎么可能支撑太久。”皎月婆婆眼睛有些浑浊,里面有些泪光,“为了设计敌军,他与将士翻山越岭,不知道走了多少路,一双脚血肉模糊,在谋划完成之后,就不行了。在最后的时刻,写了一封家书。”
“他先是给我们道歉,说自己自作主张,希望我们不要责怪。又说,不想看着家里因为他逃离而问罪。要是被查出来了,我们都会因此丧命。他让我们好好活着,总有那么一日,天会晴朗起来。信里还写到,军营里面发的鞋子不耐穿,总是磨脚得慌,还说我知道了消息,应该会给他做鞋送去,可惜没机会穿上了。”
云桑桑给皎月婆递纸巾:“擦擦吧,一把年纪了,总流泪对眼睛不好。”
“哪有这么娇贵。”
皎月婆婆没拒绝,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那时,我才后悔莫及,这孩子的懂事,让我忘记了他只是一个孩子。他身子骨本就不好,要不好好养着,估计也活不长。为什么我没有醒悟过来,让他小时候有一段欢乐的时光呢?”
“那时,我差点疯了,满心的懊悔。”
“知道孩子死后,夫君竟然生出再纳年轻的小妾,为他生个孩子。我离开了那个家,无意间走进一间木门,就是你们去的那一间,就有今天的一切了。”
“我希望他生生世世都过得好,有一对真心疼爱他的父母,不要像当我的孩子那样痛苦。我也私自的想,每一世能见见他,不知道再见到时候,他还会不会喜欢我做的鞋。”皎月婆婆笑了,“看起来应该很喜欢,那就好。”
这个交易是那孩子生生世世过的好,并且与皎月婆婆见面,也就是说,皎月婆婆得永远为天道打工,如无意外的话,没有什么转机。
“好了,故事已经听完,心满意足了吧?”皎月婆婆摇了摇头。
云桑桑:“是啊,没想到这背后的故事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也不好多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