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大弟在后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1805 字 25天前

可是这一次的战事,从开战伊始,西魏就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一路凯歌高奏,不同的方向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将原本双方于此区域内长期博弈下所形成并维持下来的疆域边防线给彻底的摧毁。

如今铜鞮水河口双方主力交战一场,又以西魏的获胜而暂时告一段落。如果短期之内北齐都没有能力再组织一场有力量的反击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西魏的完胜、北齐不得不接受这一结果。

从更长远的时间维度来看,这一战或许就将成为东西国力对抗与国势涨消的分水岭。

或许西魏在社会生产力方面较之坐拥整个河北地区的北齐仍然具有些微的差距,但无论是政权内部的人事整合,还是国中战略层面的决策与战术上的执行能力、以及能够投入的战争资源都不逊于北齐,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远远胜之。

通过之前两军交战的齐军种种表现来看,李泰倒并不觉得能够凭此一战便彻底的消灭掉北齐。尽管西魏大军是连番获胜,但在交战过程中齐军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质也是让人印象颇深。

比如作为初期目标的晋州城,尽管由于其主将尉粲庸碌无能才使得魏军能够长驱直入,晋州城完全没能发挥出边境重镇的军事价值。但是在接下来的围城战中,晋州守军还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一直顽抗到铜鞮水大战的前夕才陷落。

还有之前一众俘虏们任由他们去留,结果大多数晋阳兵还是选择回到北齐,愿意留下来为西魏效力的微乎其微。李泰固然也不怎么热衷收编这些镇兵,但这样的情况也体现出如今的北齐政权仍然能够代表这些六镇镇人的利益、具有相当高的凝聚力。

这样的政权很难通过一两场关键性的战事便造成内外全线的崩溃,仍然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交战以削弱敌军有生力量、瓦解军事组织等等方式而加以消灭。

今次战争,西魏虽然侵占了北齐大片的疆域领土,完成了几处关键性的突破,但对其有生力量的消灭仍然未能尽如人意。铜鞮水战场上仍然有大量的敌军撤离,凭西魏当下的力量也做不到彻底的将之击溃歼灭,只能由之撤离战场。

也正因为这一点,李泰才在战后又重视起了统战宣传,向北齐将士们树立起一个仁义的形象。这样的手段短期内未必能够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效果,但在双方对抗进行到一个关键时刻的时候,对瓦解敌人的斗志就会产生出不小的影响力,给他们一个理由让他们放弃抵抗。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与思路,所以接下来李泰决定只要对面的北齐军队不再主动发起反击,那么西魏军队也就没有必要再进一步的向前推进了。

因为眼下的情况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临界点,那便是投入将会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收益则会锐减。除非西魏能够直捣黄龙的直接拿下晋阳或者邺城这种北齐的核心地区,否则接下来的交战就会陷入穷兵黩武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