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原来是这样。

辛子期成了知县的座上宾,那白家再是横,也不得不顾及几分。

不过她怎么记得,上回她带季明方去一德堂,辛子期说的是结识了一位京中的贵人?难道记错了?

嗯,应该是记错了。

“相信你也看出来了,这四类药,分别针对男人、女人、小孩、普罗大众,几乎涵盖全了。虽然比不得麻醉药的价值,但他们比麻醉药更具有普适性,使用率更高,也就意味着利润不会小。

我之所以这个时候拿出来,除了因为一德堂要搬回邺阳,还有就是麻醉药的研发和临床验证耗时又耗钱,光靠护手霜的利润难以支撑,而医疗设备的生产周期又比较长……

索性咱们迂回一下,先用这四类药开路,既能积聚资金,打响名气,又不至于太惹眼。”

所谓的不惹眼,其实也只是相对麻醉药而言。

一旦投入市场,药效证实,有了口碑,其他医馆想不注意都难。

矛盾的是,他们既然开办了制药坊,生产的药自然是越多人知道越好。

但獐死于麝,鹿死于角,没有靠山,一切都是白搭。

季妧原本还有些犹豫,想着先让辛子期制药和试药,之后再绸缪一下推出的时机。

听辛子期结交了潘知县后,便有了些底。

为了再多一道保险,辛子期提了个建议——让潘嘉道暗中参上一股。

也许当下他们的设备坊和制药坊还不值一提,可情况不会一直这样下去。制药业和医疗设备业有多暴利,经过季妧的描述他已经十分清楚。

但也有个弊端,万一某天潘嘉道的胃口越来越大,不再满足于那一成的利润……

季妧显然也想到了这点。

这就是为难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