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皇上以及众大臣们得知水泥的存在后可以说是既不敢相信,又欣喜若狂。

须知,大殷每次修建一次堤坝,国库都要出许多银子,修好了之后每隔几年还要修缮,乃至重建,其消耗大概仅次于军饷费用。

如果水泥当真那么好用,能保证几十年都不会决堤,不但百姓们不用再遭受灾害,大殷不用损失人口,国库更能省下无数银子,而最终,这些银子又可以合理地运用到百姓身上,让大殷各方面的福利更加完善,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可以说仅仅只是一样物什,却能给大殷带来数不尽的好处。

不过,并不是所有大臣们都想着国家利益。

但凡是有点脑子的,都能想象得出水泥能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同时,还能带来庞大的利益,这利益的最大头是肯定要让皇上得去,但其余的方面,比如,水泥修城墙,修路,修堤坝,都需要人负责吧,其中人手的分派,还有成本中是否有可以伸手的地方,事情办成了之后能得到的名利,甚至借助水泥之事,让自己真正成为名垂青史的人!

光是想想都能让人热血沸腾!

这些朝臣们的心思和躁动自有皇上来负责处理,只要这些人被为了谋利,意图偷工减料,坏了大殷的大事,姬无天对这些事并不在意。

随便他们如何谋划,反正他封地范围内所有用得上水泥的地方,在工部研究最佳配比的同时,他未必不能让自己的人也一块儿研究,再最先将水泥应用起来。

总归有戚素素这个拿出水泥的人在,他的优势要比其他人都要大得多。

正因为这是能影响大殷未来发展的大事,他们好容易才从江南忙完回来,都没来得及怎么休息,姬无天就又陷入了忙碌当中。

常言道‘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姬无天都忙起来了,安阳府的其他官员们还能清闲得了?

大家一起忙活开来,在这不年不节的时候,异常的气氛连寻常百姓们都能察觉出一二。

一些心大的百姓们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那些大人们忙活什么都是官府的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还是想想明天吃什么,后天吃什么比较重要。

可有那些胆小的,心思敏感,脑洞大的人,却担心官府忽然动作这么多,会不会影响到他们?比如有个新政策之类的,加税,加劳役,或者是他们这边也可能要向江南一样闹灾了?

姬无天听底下的人汇报说民间人心骚动后,并没有让他们公布水泥之事,只放出话暗示,官府在忙的事对百姓没有任何害处,不但如此,日后还会让封地的百姓们受益无穷。

这话换了其他官员说,百姓们可能未必相信,还会觉得之事敷衍之词,但煜王的名头在大殷百姓心里分量还是非常重的,大部分人都因此稳下了心神,转而好奇起了究竟是什么好事,他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姬无天得知百姓们心中的好奇后却只是笑而不语。

能得的好处可多了。

不说水泥路铺成之后,百姓们来往于其他城镇时能够缩减许多时间,一些偏僻村镇的人要做点小买卖也能大大提高效率,间接增加收益,大一些的商队可以避免道路不平导致的无法避免的货物损失,运送更多货物,却花费更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