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捕头咧嘴笑,“行啊,你小子毛都没长齐,都知道想女人了!”
陈氏嗔了丈夫一口,“说的什么浑话,孩子们都在呢。”
陈氏把芙娘打发下去,又看向儿子,“大郎,你可是和豆娘有私?”
杨镇惊得立即跳起来,“没有没有,阿娘说哪里话,豆娘姐姐待我从来都是端庄守礼,没有半点逾越。”
陈氏顿时放心,这个傻儿子这时候还知道维护豆娘的名声,倒是个有担当的人。
她看向杨捕头,“官人,这下子我们要得罪张太太了。”
杨捕头又咧嘴,“怕个球,一家有女百家求,小豆娘人才好,许他张家求不许我杨家求?你先去张家,就说咱家也要求亲,让她另外托人。”说罢又看向儿子,“你们这些傻子,光盯着人家长得好看,要像你阿娘这样贤惠能干才行。”
杨镇喏喏道,“豆娘姐姐也很能干。”
陈氏拧了丈夫一下,“还不快去!”
杨捕头哈哈大笑走了。
想到儿子前段时间的疯疯癫癫,陈氏硬着头皮去找张太太。为了儿子,她也豁出去了。
张太太听说后,颇有些吃惊,“豆娘虽说长得好,也不是李家亲女。杨太太你就这一个儿子,要是求丽娘倒是差不多。哎哟,这下子我家二郎怕是要美梦落空了,你家大郎斯文俊俏,又是读书人,哪个女娘不喜欢这样的少年郎呢。”
陈氏忙赔笑道:“姐姐不生气才好,豆娘确实是个好姑娘,谁看了不喜欢呢。”
张太太觉着杨大郎是个强劲的竞争对手,陈氏走后第二天上午,她就又另外托人上门。
张氏和肖氏沉吟了半晌,也把人打发回去了,说再考虑考虑。这也是常有的,上门说亲,总得让人家考量考量。
陈氏见张太太动作这样快,怕迟了一步李家答应了张家,当天下午也立即请人上门说项。
李姝姐妹成日泡在家里,家里多只苍蝇都能发现。给豆娘说亲这种重要的事儿,她们岂有不知的。豆娘怕羞,不是躲在厨房,就是在房里做针线。丽娘也大了,不好出来。只有李姝,仗着年纪小,一时去续个茶水,一时假装去拿个东西。大人们说话,她听了个七七八八。
肖氏对两家的前后求亲也不惊讶,一家有女百家求,这说明家里女儿养的好。但她心里有些为难,不知如何取舍。论理,她与张太太、陈氏私交都不错,但对待亲家,肯定和对待闺蜜不一样。特别是杨家,隔得这样近,到时候成了亲家,相互之间打个喷嚏都能听到,岂不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