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等人都笑了,“看看,果真是有缘分的,到了一起就这般和睦。”
妇人们坐到一起说些家长里短,肖氏大略说了豆娘以前的事情,王氏也把文家夫妇一顿痛骂。几个女孩子聚到了一起,也是说个没完。
雪娘有心探一探豆娘的底,问她,“豆娘姐姐在家日常都做些什么消遣?可上过学?”
豆娘自小丧母,父亲靠不住,在后娘手里讨了几年生活,最会看脸色、辩人心,谁对她有敌意,她像头小兽一样,凭本能就能感觉到。雪娘虽然装着个和睦样,但那股若有若无的酸意,还是被她捕捉到了。
豆娘想着她是族长家的姑娘,不好得罪,准备多让着她些,“我是个粗俗惯了的人,只会干些粗活。原在文家也是稀里糊涂的,到了李家,得阿婆阿娘大娘教导和丽娘妹妹指点,才勉强会干些正经家务。上学什么的,我原来是不敢想的。现在的阿爹阿娘待我好,说过完年让兄弟们教我认几个字,不好和雪娘妹妹相提并论。妹妹若是想论学问,找丽娘是最好了,她是我们姐妹间读书最多的。”
雪娘见她识趣儿,便不再为难她。丽娘虽不精明,也感觉出了雪娘的意思,明明知道豆娘姐姐在文家连饭都吃不饱,还问有没有上学。丽娘顿时有些气恼,这个雪娘,被家里惯坏了。但她一向斯文,也说不出什么不好的话,只打着圆场,“姐姐聪明着呢,什么东西看一眼就会了。”
李姝人老成精,小姑娘们之间的争锋,她并不想参与。但作为豆娘的妹妹,她觉得豆娘有些过于拘谨了,雪娘虽是族长家的孙女,也没有让她踩着我们京城小二房家的闺女扬名的道理
。
柳娘还小呢,她不懂姐姐们之间的机锋,只不停地吃果子,听李姝给她讲龟兔赛跑的笑话听,开心得不得了。
姐妹们说了一阵子话,蒋氏上了几碗茶点,郑氏肖氏推辞了一番,方坐下用了。
待用过茶点,众女眷先行离开,去别家拜访,李穆川还留在族长家。
这一带皆是李家人,大伙儿都认得郑氏和肖氏。妯娌二人带着三个女孩子,挨家拜年。本族人知道小二房在京城过活,有羡慕的,有嫉妒的,但无人敢说俏皮话。
有些不认识豆娘的,还以为是郑氏的儿媳妇,看发型又不像妇人,肖氏急忙解释,大伙儿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