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穿成农女怎么办 stillhet 1590 字 2024-03-16

不舍地将月儿还给姐姐,看着小丫头可怜兮兮的脸,水芹的泪终于忍不住落下——这是她时隔十年落的泪,她从来都是坚强的人,可能是因为怀孕,也可能是因为小丫头,又可能是因为即将离开家乡,且归期未定,她终于显露了几分脆弱。

“女、女儿不哭,娘在呢!”周氏一把抱住水芹,她自己也是哭得满脸泪痕,却一边抽噎一边喊水芹不要哭。

水芹的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拭了泪,船夫在催促上船,她温柔抹去娘亲和姐姐脸上的泪水,又恢复了元气:“别担心我,有晏清和小雨照顾呢,倒是你们,千万别为了我伤神,爹娘年纪大了,我却不在身边,这几年,就要拜托姐姐多多照顾。”

秋葵含泪点头:“你安心去吧,我们都会的。”

许晏清与水芹上船时,人人都装出一副笑,等船渐行渐远了,周氏突然没绷住,哭喊道:“我的水芹啊,娘何时再能见你一面……儿女都是还不清的债呀!”

**

船不大不小,能容下十间上房几间下房,但环境很是不错,价格也贵。这艘船是从江州府到苏州府的,大约要行三五天,夫妇俩并四个丫鬟小厮便要三十两。

船上大部分人都与许晏清一般,是进京赶考的学子,除此之外便是一些商人,但因着价格在那里,船上也没有穷人,所以两人倒也十分轻松,会偶尔出来散散步,看看风景,开点小灶。

本来水芹是想走陆路的,虽说颠簸了些,但路上会有趣许多,沿途风景也好。但她怀了孕,又推迟了行程,只能走更顺畅的水路。

不过不得不说,水路确实比陆路舒服多了,江南的水温和多情,顺着河一路去,水芹一点罪都没受。

在船上,许晏清倒也结识了一些读书人,大部分读书人都只带着一两个书童或小厮,几乎没有将妻子带去的,但是有恶劣的人,竟带了一小妾。

得知许晏清带了妻子,有人疑惑:“许兄日后是要长住京城了吗?”

许晏清没撒谎,点了头。

三月前,陈夫子突然递给他一封信,是赵生煦寄来的。原来赵生煦因为做县官有功,已经升官为正六品京府通判,这就是世家大族的威力,即使是举人,也能做大官。

赵生煦建议许晏清到京城去,说实话,他并不觉得自己是许晏清的师父,说是师父,其实说成志同道合的好友倒更为贴切。他这次让他去,便是想同一位长辈举荐他,能被收为徒最好不过,光是受几番指点也够许晏清进步许多了。

许晏清对此感动又无奈,也就赵生煦心大,要不然其他举人肯定心里芥蒂得很,别说是主动帮他找师父了,就是他自己想找师父也不行。

但留在京城的决定是水芹做的,她想着,反正终究是要当官的,早两年住和晚两年住有什么区别吗,反倒机遇还更多,他们远在江州府,连当今有几位皇子都不知道,消息太过闭塞,再说京城的房子一天一个价,当然要趁价格还能接受早日买下来,指不定过两年就没地住了。

京城的房子贵的超出许晏清想象,他这几年来存下来两千多两,谁知听一路的考生道,一两千两只能在外城买个两进宅子,要在内城买宅子,至少三千两起步,还是小小的两进。

这可吓出许晏清一身冷汗,这价格,是府城的十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