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钱的妇人,匆匆钻入人群,消失不见,而路人们见没有热闹可看,也渐渐散开。

徒留宋祁孟呆傻地站在一旁,明管家上前道谢,“多谢公子仗义执言!”

宋祁孟猛地回过神来,摆摆手,“没有没有,都是宋某该做的。”

待到明管家告辞离去,他不由得抬头看向重新进入马车的明姝,接着又刻意转过了头。

非礼勿视,非礼勿视,你这登徒子,竟然盯着明姝小姐看,真是无耻!

宋祁孟在心里暗自唾骂自己,等到许久以后,他才敢重新抬头看向朝着山顶离去的马车背影……

马车里,明姝接过绿柳递过来的一杯茶水,抿了一口,“祖母,没想到,还有人能替咱们仗义执言。”

绿柳不经意地说道,“小姐,刚刚那书生好眼熟,啊,我记得了,这不就是我们刚进定州城救下的那呆书生吗?”

明姝回想了片刻,果然将两人对上,“那还真是有缘。”

说着便将来时遇到的事说给祖母听,老夫人听了,点了点头,“这少年,心性不错。”

等马车行到山腰,看到那巍峨壮观的书院门坊,明姝好奇地问道,“祖母,我在京城便听说祖父的白鹭书院名声极好,经常有大儒坐阵讲课,是真的吗?”

老夫人点头,不由得想到明姝从京城来到定州,这学业可不能落下,自己可以教着管家,女红之类,只是这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还是得请到正经的老师来。

老夫人朝车外问了一句:“我听说,安阳崔氏的青山居士这几日会来白鹭书院游学讲经?”

景姑姑忙回答道,“是的,老夫人,恐怕明日便会进入定州城。”

“好,让明靖请人将青山居士好好招待着,老身明日上门拜访。”

“是安阳崔氏的青山居士呀!”明姝听到这名号,有些吃惊。毕竟大儒们都喜欢远离喧嚣,四处游学拜访,提升文学造诣,甚少来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