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圈里的黑黝黝的肥猪,一直保持在三头到五头左右。
天天就光是打猪草、烀猪食、喂猪、清猪圈这几件事,就把个聂氏,累得没脾气。
鸡舍、鸭圈,干脆合并在了一处。
不然实在是装不下了。
鸭子巨能吃,又不怎么爱下蛋,纵使下了蛋也不如鸡蛋好吃、更不如鸡蛋好卖。
想吃咸蛋,还得费盐去腌它……
若是按着乔细妹的意思,鸭子这种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养一年,就该都杀掉吃肉。
但李云心爱吃咸鸭蛋,尤其爱吃乔细妹腌的。
乔细妹用的盐少,腌蛋的技巧却极好。能把蛋黄腌得直冒油,蛋清却没那么咸。
乔细妹想来想去,到底还是给这个最对心情的孙女,留下来了几只鸭子。
就为了让它们下蛋,好给李云心腌咸鸭蛋吃。
除了这些,最占地方的,就是李云心请木匠建的那些木质玩具了。
那些玩具上头,几乎不论什么时候,都少不了小孩儿的身影。
当然,正吃饭的点儿和夜里除外。
有时候,是自家的娃娃在爬上爬下。有时候,是村里的孩子在流连忘返。
自打有了这些看似没有用的跷跷板、滑梯、秋千、木马之类,老李家跟村里有孩子的人家,关系都明显亲近了不少。
篱笆墙的角落里,窜出来一些绿油油的蒲公英、车前草,丛丛蔟簇、挤挤挨挨,把春天的消息,送到李云心眼前来。
甚至还有一枝矮矮的迎春花,主体紧挨着篱笆墙,长在院子外头。
却不知怎地,透过篱笆墙的缝隙,往老李家的院子里,伸进来一根簇新的嫩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