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你大哥那么多战友,到时让你大哥给你介绍个战友。嫁一个跟你大哥一样的人更有保障,军婚可是受保护的。”方玲安慰着周国英。
其实九悠宁对这样的议论并不认同,不过现在的人,婚前不会有太多时间相处,能不能嫁到好人,还真的只能靠打听,至于能否嫁到合适的自己喜欢的人,那纯粹得看运气了。
至于她和周国安,相磨三生,这样的缘分也是没谁了。不嫁他,还能嫁谁?
方玲回去了上工了。自从周伟福受伤以后,周家已经好几天没人上工了。
现在九悠宁更是不希望他们去上工了,那点工分,可有可无了。而且现在产量那么低,也分不到多少粮食。
“娘,我们这里附近周围有没有听说过分田到户的消息呢?”九悠宁想想,北方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有进行分田到户吧,应该是从82年才全国开始的。
但是这两年,安省和湖省都已经有一些生产队开始自己进行试验了。
其实谁胆大谁就能先吃上螃蟹。虽然说只有胆大,也不一定能吃上螃蟹,但是胆小的一定吃不上。也不知道红旗大队的队长和村长够不够大胆。
下午九悠宁小睡了一会。在西屋醒来,她还有点迷糊,以为是回到前一世,她刚刚结婚独守空房那段时间。
看着灰黑的屋顶,长条的大炕,一张木桌一张凳子,还有一个装衣服的方木柜。这就是这个屋子的所有家具,也是周家里最好的家具,都在她和周国安睡的西屋里。
东屋睡着周家另外四口人,这个也是以前九悠宁不能理解的地方。
但是现在不会了,她明白,这是南北差异,北方的寒冷天气,不像南方随便拍两块木板就能睡,必须睡炕才能足够保暖过冬。加上屋子不够,只能一家老小挤在一铺炕上。习惯了就好,她那时不懂这些,非常抗拒。
好在周家也理解她,早早给他们准备好婚房,一看就知道西屋是在她结婚前临时建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