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程商量了两天,我最后还是决定,造车这件事,我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做!有苦一起吃,有鱼一起分!我们徐家老屋就是一个团结的整体,十根筷子折不弯,我们团结就是力量,一起办大事!”
“最后,我决定,这次咱们一起造车,我管一个月的饭!”徐中磊搓了搓手,努力做出一个窘迫的表情来,憨笑着说:“粮食我们也没有再多了,只等着有鱼抓上来,咱们村里就都能恰上一餐饱饭。”
“有什么问题,大家尽管提,我尽量回答大家。”
徐中磊不能免俗地走到了一个优秀传/销的最后部分——答疑时间。
第104章 挑衅
简单分工之后, 徐家老屋捕鱼水车计划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因为寒冷而陷于沉寂的小村重新人声鼎沸。
徐中磊号召村里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树,大量砍, 放肆砍。一来松松筋骨, 二来木材就是水车最主要的原料。
人多就是力量大, 只进几次山,烧窑场前的空地上就放满成年人腰粗, 整整齐齐的木材墩子。
这几百根木材要让徐中磊一家人自己上, 非得累死累活干上小俩月不可, 但是只十天不到, 砍的木材就足够徐中磊做上三个水车。
下一步是把这些原生态的木材, 锯成三厘米厚的木板子,去皮烘烤上油再烤,这个过程像极了烧烤肉类, 是保证木材经久耐用的必要程序。
村长的小火窑烧起来,这次三个老人小心翼翼控制着温度, 让木材上蔓延着的水汽随着烟囱飘向澄蓝的天空。
徐中磊是个龟毛性子,对这些木材的大小厚薄要求多得很, 好在他舍得给吃的,吃人嘴软, 他一些情绪上头之后讲的屁话就当没听见,要泄愤就多盛两碗饭, 吃穷他!
村里三十人,没有一个闲着的, 都在徐中磊的临时木材厂里忙碌,女人小孩都卖力得很,水车将来能抓鱼是将来的事, 现在能受徐中磊那龟毛嗟磨,图的就是一碗饭。
——程昱铭掌勺,油盐不要钱地放,白菜干菜管够,相比自己一碗土豆水,这简直就是满汉全席一般的大餐,最重要的还是,不!限!量!
吃得下,世界都是你的!
徐中磊也不是当冤大头,在村里人看来这财主豪爽的过分,但是徐中磊自己知道,小程那一大锅米饭里边就放了一勺盐、一勺油——这么吃上两个月,也用不了三桶油。
至于大米,地震之前,他脑子抽抽拉了五百多袋,一共三千多斤大米回家,全部都屯在地下室里,这些米都已经放了大半年,他和小程连十分之一都没吃完。
——再不吃掉,放上一年,这些米就会陈化生虫,不说味道大打折扣,营养也基本会流失完,不如多做好人,分了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