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请求

争魏 苍穹之鱼 1327 字 3个月前

当然,最先进的东西肯定不会外传的,比如连弩、床弩、猛火油、霹雳车等等。

两边商议了一番细节,敲定每年来河中学习的名额增加到八百,为期三年,三年时间里,他们就是大秦将士,大秦对他们一视同仁。

种种迹象表明,中亚在逐渐趋于稳定。

只有呼罗珊的苏伦家族偶尔会“反攻”河中,但双方浅尝辄止,在乌浒水两岸互射一轮,然后拖着不知从哪里弄的尸体回去邀功。蓌

有时候苏伦家族还会攻陷一两座边境小城,解救了数千俘虏,在萨珊帝国内名声大噪。

这也让萨珊王朝专心致志的与罗马人大战。

杜预在河中的第一项政务便是设立公塾,下令以汉言为官方语言,学会者赋税减免两成,三年内还不会以汉言简单交流者,赋税增加两成。

既然是华夏文明圈,肯定是要抹除萨珊人的影响。

此举自然也传到杨毅的耳中,夏国君臣一大半的精力就是盯着河中。

杨毅没有杜预的耐心和水磨工夫,直接下令夏国境内的夷人全部改秦名、学汉言,禁止使用匈奴语、康居语,以一年为限,一年之后,还学不会汉言者,抄没家产,全家贬为奴隶。

大力出奇迹。蓌

夏国境内以游牧民居多,就吃这一套,太温和了反而对他们没什么效果。

当然,此举也造成了不少牧民逃亡。

但杨毅手上掌握着大量精锐骑兵,并且早有防备,逃亡的人多被捉回,豪酋则被直接斩首示众。

强力手腕下,夏国百姓只能乖乖改秦名汉姓。

其实这些牧民一会儿是匈奴,一会儿是鲜卑,一会儿是乌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成分。

能成为匈奴人,也就能成为秦人,对他们来说,活着最重要……

谁手里提着刀,他们就是什么人。蓌

按照夏侯栩的建议,夏国也兴建了大量的公塾,从高昌、河西聘请了大量儒生,对夏国移风易俗,束发右衽。

不得不说,有时候强力手段比温和手段要快很多。

除此之外,杨毅还将境内的城池全部改为汉名。

碎叶、伊胜、楚阳、怛罗、定远等等。

杨毅失去了攻取河中的机会,存心要在此事上跟杜预争一争。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