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枕便笑:“那可不?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婉婉你这么聪明又勇敢啊!”见被夸的婉婉高兴了,他继续给她分析,“你要知道,有的人天生就比较笨,就像长大后不敢挣脱锁链的大象一样,她是想不到这么深的;当然,聪明人也有很多,但是她们的顾虑也更多,她们也许曾经受到过伤害,也许身边有家人的牵绊,又或许衣食无忧,觉得出来做活会失了体面……当然,那么多人,肯定也有真心想出来做事的,你可以慢慢等,咱们不急。”
婉婉蹙眉,“怎么能不急呢?我昨日听见爹说,城中粮食不够用了。”
安州府经历了这番重创后元气大伤,城中庶务无人打理,于是唐守仁只能带着几名幕僚一起处理,如今空闲时间很少。没了粮仓,又是青黄不接的时节,再加上外头兵荒马乱粮价节节攀高,想要养活那么多人实在太难了。
“爹说,城中粮食只够十日的。”
不想唐枕面上却没有半分愁色,而是自信道:“你放心,再过三日半,就会有粮食上门了。”
婉婉喜道:“你买到粮食了?”
唐枕摇头,“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哪里还有钱买粮食?”
婉婉目露困惑,就听唐枕道:“今早收到飞鸽传书,逃到青州的那些士族当中,以赵太守为首的几支回来了。”
婉婉:“从青州到安州,走水路逆风时要五六日,顺风时只需两日,夫君怎么知道是三日半?”这时间也算得太准了吧?
唐枕:“这很简单啊,这几日的风向都是顺风,算一算那些船只的速度,再看看它们吃水有多重,就能算出差不多的时间。书信上说赵家带了三艘楼船,其中有两艘吃水比其他船深三尺,那里面一定带了不少粮食。他们知道如今安州最缺什么。”
唐枕所料不错,三日后的清早,安州城的港口处,果然望见了数艘远行而来的船只,其中以赵家的三艘楼船为首,那楼船外形似楼,高约十丈,船上列有矛戈,高高竖起的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
婉婉站在城楼上,举着望远镜仔细看了一会儿,“甲板上有很多人,都穿着兵士的铠甲,手里拿着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