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选择让自己轻松一点的、愉快的生活,没有把文化传承的重任都压在自己身上。靠他一个人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父亲的倾佩。

只不过中国的父与子之间很少会表达这样的感情。

中国人的感情是含蓄的,尤其是男人之间。

甚至于在男女之间也是这样。

近些年来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或许有了一些改变。但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些根植在骨子里的东西没办法在一时半会儿发生变化。

这也让阮文和谢蓟生之间的热烈的感情变得有些稀罕。

阮文是一个充满着热情与激情的女青年,而在感情的问题上,她也是极为的热烈奔放,却又和校园里的那些学生不一样。她并非为了效仿欧美的自由而自由,阮文生来自由,无需去向谁学习。

阮文的身上有着很多值得他学习的地方。

陶永安忽的明白为什么刚才父亲会让阮文来回答自己的问题。他都没有弄清楚父亲的想法,但阮文却是看透了父亲的想法,她比永晴比自己更适合做大翻译家陶衍的女儿。

或者说,普天下的父母,又有谁能够拒绝阮文这样一个女儿呢?

同样是侦探小说家陶永安只能做那个补充想法的人,而阮文则是执笔者。

这大概就是两人的区别所在。

他永远只能做一个小兵而当不了三军统帅,阮文不一样,她仿佛就是天生的统帅。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陶永安并不懊恼。每个人的社会责任不同,他也没觉得自己能够成为将军,他不是那个料。当一个好兵、做好自己的螺丝钉未尝不是一件伟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