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是不是很深情,简直令人肝肠欲断,哎,只是不知道当时他写这首诗,替他磨墨的,是王润之,还是朝云。

朝云早逝之后,东坡先生又写了悼念朝云的诗:“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对了,朝云陪着他贬谪岭南时,他身边还有碧桃,榴花其他两个小妾,为榴花写的诗也不少。”

云瑶始终笑眯眯的模样,平静地道:“世情如此,照着现在来看,苏东坡也算得上是情深义重的好男人。”

姚姑姑神情怔怔,沉默半晌后放道:“是啊,世情如此,我们女人又有什么办法,还是格格想得开,倒是我着相了。不喝就不喝吧,咱也不求那荣华富贵,这辈子只管着自己痛痛快快活一场。”

云瑶垂下眼帘,挑拣着碟子里的点心,不紧不慢地道:“管那些作甚,咱们有得吃有得喝,荣华富贵也要能有那个命能享受,拿生孩子去换还是算了。

生了儿子也不跟咱们姓,继承的也不是咱们的香火。生个女儿,大多拿去抚蒙,辛辛苦苦养大,一辈子都见不到一面,想想就没意思透了!”

姚姑姑跟着难过不已,去把药倒了,两人唏嘘几句后,又开始凑在一起商议晚上吃什么。

最近早晚凉了些,康熙很快就要启程去木兰围场,胤禛也比平时忙了许多,没有那么多功夫来万方安和。

百忙之中,还不忘给给云瑶布置功课,下令她每天必须写五十篇大字,说是练字能静心,适合她现在的身体状况。

云瑶不喜欢写字,一写就心烦意乱,写字根本不能让她心静下来。她喜欢读书,准确说是那些难登大雅之堂的香艳狗血话本,看这些书她会乐得打滚儿。

可惜胤禛不能明白,心情好身体就能好,也见不得她这种上不得台面的趣味。

午睡起来后,姚姑姑见云瑶一直捧着话本看得津津有味,提醒她道:“格格,大字你还没有写呢,爷回来检查又得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