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光辉走之前和李建下班就去拾掇房子,把几间房的墙面重新刷了一遍,院子整理了一下,家具什么的都没来的及领。
李建准备这周末准备再去砍一回柴,把两家的柴房装得满满的,方光辉回来一定会被他的贴心感动得热泪盈眶的。
指导员, 在外面传达室有人找你!营里的战士小黄正巧从外面回来,被门口的哨兵抓了壮丁派来传话,刚好打断了李建的幻想。
谁找我,男的女的?李建到这里这么久从来没人找,有人找他觉得特别稀罕,几乎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
是个漂亮的大姑娘,叫卫珍珍。小黄说完还八卦的看李建一眼,腹诽:看不出指导员还走了桃花运。
你小子什么眼神啊?那可不是找我的,就说我不在!如果他问方营长哪里去了,你就告诉她,方营长回老家探亲去了,顺便接媳妇过来随军!记住,一个字都别错啊!李建叮嘱小黄。
老方,兄弟我已经仁至义尽了,你英雄救美惹出来的祸我可不能替你背啊,我媳妇也要到部队来了。李建决定死道友不死贫道,明哲保身。
指导员,你怎么知道那姑娘会问营长?没多久李建又看到小黄过来了。
指导员我能掐会算啊!你怎么说的?李建摇头晃脑的显摆。
我按照你交代的话一个字也没漏下,然后那个大姑娘哭着走了!小黄控诉似的看了李建一眼,言下之意是指导员,你好残忍!
好,等营长回来来肯定会好好的犒劳你!李建用力拍了拍小黄的肩膀,得意的背着手去自己家院子里挖菜地。
剩下小黄站在原地摸着后脑勺小声嘟囔,这又关咱营长啥事啊?
在老家的方光辉正在兴隆镇陪小翠赶场。两人到了兴隆镇,小翠先把一段过了水的蓝布送到裁缝大婶那里做布口袋,样子是小翠比划的。
兴隆镇一到赶场时真是热闹非常,附近的几个公社离兴隆镇近的生产大队的社员要赶场都是来这里。
屋里的壮劳力要去生产队赚工分,来赶场的一般都是大婶和没结婚的大姑娘,她们会带攒了不少日子的鸡蛋来卖给供销社,或者拿些地里的东西来赶场换个油盐钱,再顺带在场上或者供销社买些屋里需要的东西带回家。也有像上回的阿婆那样的,偷偷卖点棉花或者自己纺的土布。
妹子,你还要布吗?卖布的阿婆火眼金睛又看到了小翠这个大主顾。
阿婆,你又来卖布了?你们那边有人卖棉花吗?小翠走过去小声问阿婆。
你要多少啊?我们生产队有个人家买,刚才我还看见她!
十几斤有吗?小翠一阵惊喜,棉衣棉裤已经有了,她还想做一床大棉被带上。
二娃,快叫你娘拿着东西过来!阿婆招手对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子喊道,男孩点点头像一尾鱼灵活的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一会就不见了。
在等棉花的时候,小翠拿起阿婆染的靛蓝的花布来看了又看,赞不绝口。
妹子,这布你喜欢就买了吧,我年纪大了,也织不了多久。这么好的布,哎,可惜了!阿婆大约很久没碰到知音了,一时也很伤感。
小翠,喜欢就买了吧,这两卷蓝布一起多少钱,阿婆?方光辉掏出钱,见小翠一脸心疼钱的样子,劝道:买些布带着,自己用或者送人都好,这也是别处买不到的。
小翠想想也是,到了部队也有人情来往,这布花式独特漂亮送人也拿的出手。最后败家的小翠买下了棉花和两卷蓝布,幸好都是方光辉掏的腰包,现在方光辉的钱还不是小翠的钱,小翠就不多替他心疼了。
方光辉提着棉花和小翠又回答裁缝大婶那里,布口袋已经做好了,小翠看了特别满意。裁缝还把剩下的边角碎料拼起来缝出两个口袋,大婶的手好巧,这两个用个碎布头拼接的布口袋也别有一番味道。
小翠让方光辉把棉花放在裁缝那里,拜托裁缝大婶加班赶做棉被,方光辉准备后天就去县城买火车票,他们马上就要离开方家村了。
两人回到方家村,小翠把自己买的几段布折好放进衣柜。衣柜的门有些松了,小翠找了块石头拿在手上,想把松动的柜门敲敲。这衣柜虽然有些破烂,但做工精美,肯定是以前地主老财用过的,小翠还想把这衣柜和床都送给大哥大嫂呢!
大哥大嫂好不容易把房子修起来,估计也舍不得买家具了。刚好小翠厨房置办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新购置的,也没用多久,小翠肯定不会留这些东西便宜张金桂,就和方光辉商议,准备走前把他们两间房里的东西都送给大哥大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