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李科长推脱了两下就收下了,心里终究有点不好意思,就想着以后多照顾两个小姑娘的生意。

李科长把白面和野兔都收了,野猪肉也要了两腿,剩下几块野猪肉也帮着叫厂里其他办公室的人来买。

纺织厂效益好,大伙都舍得花钱吃肉,小翠剩下那点野猪肉压根就不够卖,没买到的人还直接挖了李科长的墙角,叫小翠下回来直接去办公室找自己,弄得李科长笑着骂他们是白眼狼。

小翠趁机把干菜拿出来推销,看着土布口袋里的干菜干净颜色也好,而且当真是名副其实的干菜,非常之干。买菜还送只口袋,一看就知道这小姑娘做事实在。

一袋干菜一块钱,贵是有点贵,但是这么大一口袋的干菜确实需要好多斤新鲜的来晒,何况土布也要花钱买啊。大家伙在心里打了打小算盘,有好几个人掏钱买了,人家农村人也不容易。剩下的干菜李科长包圆了,上次拿来送外地来的客人反响不错,厂长还表扬了他。

田金玉象做梦一样跟着小翠出了纺织厂的大门,不敢相信的看着手上的十块钱,小翠,我不是做梦吧?那些干菜也值五块钱?

我们乡里多的东西城里没有啊!小翠拉着田金玉的手,快把钱收好,我们去供销社买棉花。

这次小翠运气比较好,和售货员好说歹说终于拿票买到了四斤棉花,不够做棉被就用来做棉衣棉裤吧。现在的人穿棉衣都是在棉衣外面还要加一件罩衣的,所以小翠由买了深蓝色的布料做面子,经脏。

田金玉看到小翠一掷千金的豪气,买了棉花、棉布还要买蚌壳油,也心动了,拿出私房钱买了两件小背心。

第16章 娘家来人

回到兴隆镇,小翠拿着棉花和布料去裁缝大婶那里做了棉衣棉裤。又去卫生院找医生把了脉,开了五幅药,医生还特意交代她最近别太劳累。

家馨穿到小翠身上后面临艰苦的生活环境,弦一直绷得很紧,想想也许是该休息一段时间了。窝在屋里安心晒晒菜干算了,不管怎么样,身体好才是根本。

山区的七月,真是夏季最炎热的时候,每天一大早起来就看到了白花花的太阳,正是晒菜干的好时候。

方家村每家的自留地里都种了各色夏日的时令菜,菜园子里面长豆角,茄子,浆果(西红柿),包菜,冬瓜,南瓜,苦瓜,瓠瓜都成熟了,不摘就变老了,摘了又吃不完,这时候勤快的主妇就会选择把吃不了的菜晒干,留着冬天没菜的时候拿出来吃。

前世的家馨也是个吃货,跟着网上学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晒干菜的方法,晒出的菜干味道格外好,她准备趁着现在天气好,多晒一些菜干,留到冬天没菜时吃,当然如果能去县城卖掉换钱更好。

三年困难时期过后,家家户户又按人头分了自留地。小翠的自留地和方家的分在一起,现在的小翠根本不会种菜,所以也没找方家要自留地。有了自留地后,每家的菜都多得吃不完,小翠准备找相熟的人家买菜晒做干菜,几分钱一斤,超级便宜。

本地还有一种酸大头菜,特别好吃,保存得当可以放很久不变味。村里很多人家专门种了菜疙瘩,就是为了做这个酸大头菜,而金花婶就是做这种酸菜的高手。

婶子,我买了大头菜,你教我做酸菜吧!小翠准备虚心向金花婶取经学艺。

好,保证教会你做酸菜!金花婶很乐意带小翠这个徒弟。

田金玉昨天和小翠上山看了陷坑,一无所获,今天上工去了,小翠就在金花婶屋里学做酸菜。

小翠和金花婶正在水井边洗刷好大头菜疙瘩正要回金花婶屋里时,李春兰家的大丫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对小翠说:二婶,二婶,你娘家来人了,坐在院子里等你。

好,我马上过去。小翠把背篓给了金花婶,带着大丫往自己屋去。

小翠娘李带娣带着两个儿媳妇正大大咧咧的坐在方家院子里。

这死丫头一个月有三十块钱怎么用的完?都不帮衬点娘家,真是脑壳进水了!李带娣坐在板凳上唠唠叨叨的念着,两个媳妇听到婆婆的唠叨口水只差流出来,三十块钱啊!自己小姑那个黄毛丫头一个月有三十块钱用,老天爷,怎么不是我嫁到方家来呢?

今天李春兰刚好到屋里洗东西,看见小翠娘来了,不敢带她们进堂屋坐,就搬了三张板凳出来请她们坐在院子里,然后叫女儿去喊小翠,也让她有个思想准备。

你们来做什么\"小翠厌恶的看着院子里坐着的三婆媳。

连娘都不喊?是不是以为有人撑腰就不认娘了?李带娣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