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方光华的大儿子方铁军, 小时候外号叫方鼻涕的, 已经满十六岁, 没心思读书, 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村里和他一样大的男娃不读书的话就下地赚工分,张金桂在的时候一直惯着他,不让他下地干活,牛高马大的大后生天天无事可做,到处晃悠,已经有当混混的样子。
方光华家的事小翠不想掺和, 老爷子想补贴自己的孙子也是人之常情。虽然小翠不想揽事, 可管不住有心人想给她找事做。
张金桂下葬的第二天,小翠看到兴隆镇赶集,就托方铁柱两口子在集上换了十斤米,又在生产队养鸡的人家里买了两只鸡,加上支书家送来的腊肉,在方光明家做了几个荤菜,给办丧事辛苦了的大人小孩们补一补。
张小云现在破罐子破摔, 听说这边杀鸡就带着三个孩子拿着碗过来大大咧咧的坐着,也不帮忙,就坐着等饭吃,气得方大贵手直哆嗦。
本来小翠还想全煮白米饭,但估摸着这么多人吃饭,十斤米可能不够,只好洗了六个大红薯,切成小块和米一块煮红薯饭。
吃完饭张小云坐着等大家收拾清楚后,突然大声嚎哭起来,大致意思是骂方光华没良心,丢下她和三个孩子逍遥去了,让她们孤儿寡母的没了依靠。
小翠和方光辉互相看了一眼,没做声也没劝张小云,本来李春兰想上去劝的,小翠示意她坐下,看张小云表演。她就想看看,张小云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张小云干嚎了几声,看到没一个人来劝,只好自己找台阶下。用袖口擦了擦不存在的眼泪,讪讪的说:爹,大哥,二哥,老三不争气害死了娘,也害了孩子。我一个女人拼命干也养不活三个孩子,小翠,你们条件好,小菊就送给你们做女儿吧,只要给她口饭吃就行,我是养不起她了!
小菊赶紧朝小翠跪下:二伯娘,我能做事,吃的也不多,你带我走吧,要不我娘会卖了我的!说完满怀希望的看着小翠。
大丫赶紧去拉小菊起来,这丫头还不肯起来,倔强的说:二伯娘不答应我就不起来!不过她年纪小,被大丫一手就拉起来了。
原来在这里等着她呢,小翠想。上次回来小翠就发现小菊特别针对星星,所以就算小菊再可怜,小翠也不会带她回家给星星添堵。
大丫,你去支书家把大公和支书请来,再请方二叔和金花婶也过来。今天我们三头对六面的的把事情说清楚,请他们来做个见证!小翠淡定的吩咐大丫。
大丫答应一声,赶紧出门去喊人。
小翠,这是我们一屋人你的事情,你喊外人来做什么!张小云不满的嘟囔。
你们到底要干什么,你二哥一个人工资要养活一家子人,又要寄钱回来养我,哪里还有闲钱?在大城市生活也不容易,你把小菊送给他们,小菊没有城市户口,哪来的粮食吃?方大贵指着张小云问道。
爷,没花你的钱你管那么多闲事干什么!方铁军毫不客气的朝方大贵吼道,气得方大贵说不出话来。
二伯,送我去当兵吧,你当团长肯定有门路!方铁军想去当兵,想以后也像二伯一样当军官。
你爷爷奶奶得钱都补贴你们屋,结果你爹把你奶奶推河里淹死了,现在你当着我和你大伯的面就敢吼你爷,背着我们时还不晓得是怎么对待他的,部队不会收你这个不孝子!方光辉冷冷的说。
方鼻涕惧怕的看了看方光辉的黑脸,不敢做声了。
大丫很快就把人喊来了,方支书扶着他爹走进院子,方光辉赶紧给老人让座,二叔和金花婶也跟着走进来,等大家坐定后,小翠站起来似笑非笑的看着张小云母女。
今天麻烦大公和支书,二叔金花婶当个证人,刚才张小云说方光华走了,她一个人养不活那么多孩子,我家条件好,非要把小菊送给我养,小菊怕她娘卖她,也下跪求我。小翠顿了顿,看了小菊一眼。
我家光辉一个人上班,工资除了养我和孩子外,还要每月寄三十块钱回家养老人,我们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小菊跟着我也转不了城市户口,没户口就没有粮食,我们从哪里来粮食养活她?!
小菊听到小翠这么说,估计他们不会带自己去平城,忍不住沮丧的红了眼睛。
来当证人的支书他们听到小翠这么说,觉得小翠的做法也没有错。因为他们也曾听说城里人粮食不够吃饿肚子的,张小云想把女儿甩给小翠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得亏她脸皮厚,这种馊主意也敢开口。
小翠看了一眼安静的坐在角落里面流泪的小姑娘,终究还是狠不下心来不管她,继续说道: 但是我当二伯娘的,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侄女被卖掉。这样吧,我有个主意,小菊你同意就这么办,不同意我也没办法,反正我和你二伯已经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