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幸好黄秀莲对儿子女儿的态度上偏心的不明显,总的来说,她对女儿也好,只不过对儿子更好些,但儿子最小,娘偏心一点在孩子面前勉强说得过去。何况李建是非常心疼两个女儿的,并没有特别疼爱小儿子。

方光辉得知自己又当爹了,十分的兴奋,在炕上睡不着认真的和媳妇分析,孩子是哪天怀上的,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孩子就是犯规\"那天有的。

小星星已经能叫妈妈了,她第一次喊妈妈,小翠激动得热泪盈眶,就像听到天籁一般。方光辉十分吃醋,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举着女儿骑大马,然后教她喊爸爸。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小星星看见方光辉回来,扑到他怀里大声叫了一声爸爸,激动得方光辉抱着小星星去李建家炫耀了一遍还不行,还走到刘嫂子家和刘老爷子说了一遍,把刘嫂子笑得不行,当笑话学给小翠听。

小翠对此见怪不怪,方光辉要换在家馨穿越前,也是不折不扣的炫娃狂魔。

过了元旦就是春节,冬□□服穿得厚,别人看不出,小翠却感觉自己的肚子特别大,才四个多月的肚子和别人六个多月的一样大。别真的是双胞胎吧?小翠有些担心。这个年代医疗条件差,生孩子也算是过鬼门关了,何况是双胎?风险更大。

方光辉陪着媳妇去县城医院做了产检,医生确认小翠怀的是双胞胎,叮嘱方光辉要多注意,每个月都来进行一次产检。

你掐我一把,翠儿,我不是在做梦吧?方光辉走出了医院的门还神神道道的对小翠说。

小翠没好气的用力掐了他的手腕,都是你干得好事!

是我的错,乖翠儿,咱们生完这一胎就不生了,我听说男人也能结扎,到时我去结扎,你不用再提心吊胆。方光辉一脸幸福的傻笑,媳妇竟然怀了双胞胎,这么好的事怎么就让自己赶上了呢!

难得来县城一回,小翠又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方光辉一人的工资养一家人不成问题,除了每个月固定寄十五块钱回老家,他们一家三口的伙食费开销不会超过四十块,包块柴米油盐和煤钱,还有水果和零嘴。所以这两年小翠又增加了壹仟来块的存款,只要有票,在供销社买买买家里还是承担得起的。

要加两个娃,首先就是准备尿片和衣服还有小包被。小翠看到有棉花,赶紧下手拿票买了十斤棉花,六米印着凤穿牡丹花样大红大绿的棉布,准备用来做两个孩子的小包被。

年边物资紧张,供销社抢购物资的人特别多,小翠买了棉花后就不凑热闹了,准备下次产检时再来买。

方光辉护着小翠出了人堆后长舒一口气,看她似乎买的不够尽兴,就哄着她说,今天五里沟镇也是大集,咱们今天开车来的,把过年要的东西一块买齐吧?那里供销社没有县里这么挤,问问刘嫂子有啥好货,看上了咱都买回去。

于是两人继续转战五里沟镇大集,买了鸡鸭鱼肉和排骨,面粉后,又买了两腿狍子肉。五里沟镇供销社柜台基本已经被抢购一空,小翠看还有一个热水瓶没人买,索性买了带回家,弄得方光辉啼笑皆非。

两人开车回家,在路上还捎了两个赶完集回团里宿舍的军属。妇女同志们都比较爱唠嗑,听说方副团长专门陪媳妇进城产检,自然要问问情况。方光辉正好满腔的喜悦无人分享,心里得意嘴上淡定的说自己的媳妇怀了双胞胎,小翠看到他那样忍不住撇撇嘴。

这年头还没有试管婴儿,双胞胎真心不多。两个家属被小翠和方光辉的好运气震到了,羡慕不已。

小翠却担心自己怎么照顾得过来,小星星现在才一岁半呢!自己虽然是全职家庭主妇,但一下子要照顾三个娃还是非常的有挑战性。

还有家里的衣柜也不够用,过完年就得拜托黄大爷打家具了。小床也要再打一张,要不干脆打一张大的婴儿床,把两个娃都放在一起睡。小翠想到两个小娃在里面玩耍的样子,忍不住自己偷着乐。

回到家方光辉的警卫员小毛送来了老家寄来的包裹,原来的警卫员张国庆已经提干当排长了,现在的警卫员叫毛小强,平时李建直接叫他小毛头。

老家的包裹是二婶家寄来的,前段时间小翠给几家人都寄了东北的特产回去,特别是专门买了一些虎骨寄回去,委托二婶同意分配,让几家的老人泡酒喝。常年在农村下地,到老了难免会有一些风湿病,病不大,却挺折磨人。

二婶的寄来的包裹里面内容很丰富,自家做的腊肉有一块,还有干豆腐和各种干菜、酸菜。方光辉老家过年都要自己做豆腐,自家的豆腐熏干后格外好吃,口感绵密劲道,和腊肉炒是绝配,这是小翠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