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圃清入京赶考再度落榜,十余年屡试不第,加之生活窘迫的双重打击下,竟生出了轻生的念头,在小汤河跳河后被来万安寺进香的明锦所救,彼时的明锦好像也就八九岁,却把个举子训得痛哭流涕。此后在明锦的资助下,圃清毅然放弃科考,在京中开办了画室,短短几年,就开创了大写意的新流派。且不拘泥于应考后,他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也逐渐在学会、诗会中大放异彩。如今的圃清先生,隐居闹市,潜心收徒授业,极少自己动笔作画了,还能得他赠画的,估计也就一个丁明锦了。
在侠肝义胆这方面,明锦确实是继承了家风。且她不喜虚名,像是资助圃清这件事,若非当年万寿节前圃清亲自御前献画时提起,景元帝根本就没听过半分风声,只当他与丁长轩是诗友。
以明锦的家世和自身的相貌品性,私心里,景元帝曾后悔过让太子成亲太早,也动过念头,将她和老三凑做一对,可事情还没找到合适的由头,就赶上了给君淮赐婚的事,阴差阳错之下,竟是便宜了那个混小子。
这就是缘分吧!
景元帝心中感慨,将扇面留下,“这烟波亭意境甚妙,题字未免有些委屈,容朕想想,给你题首诗吧。”
明锦自是巴不得,当即谢恩。
景元帝对儿子们严厉,对女儿却宠得很,从嘉宁公主活泼开朗的性子就能看得出来,是以之前对着丁贺扬和江既白训话,到了明锦这里就只剩下关心了。
政务繁忙,明锦也不好过多叨扰,约摸小半个时辰后就谢恩告退。走出承泰殿,明锦请小内侍帮忙打听了一下大哥和江既白的去向,得知两人往北营校场去了,便径直出了宫。
临近傍晚,江既白才慢吞吞走出宫门,若是仔细看,就能看出来他走路的姿势有些奇怪,像是一条腿不太敢使力。
“爷,您是骑马,还是乘车?”春诚迎上前来问道。
江既白揉了揉酸痛的手臂,不急着回答,反而问道:“二姑娘什么时候出宫的?”
春诚忙答道:“未时三刻就出来了!哦,对了,二姑娘还让小的转告爷,明儿她要去万山寺进香,让小的不用送汤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