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是呢?”玉夫人忽然苦了一张脸,“儿女们不顺心,教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也跟着不顺心。”
三人不约而同的看向玉夫人。
栗夫人疑惑道:“玉家姐姐,你们家的闺女可是咱们几个儿孙辈里成亲最早的了。”
贺夫人也应和说:“你们家姑爷不但中了举人,现今在文峰书院很受重用,在外能撑得起场面,我听说他管家理财也很有手段。摊上这么好的姑爷,您还有什么不顺心的?”
疑惑半天,许夫人问:“难不成是他不孝顺你?还是他照顾不好你家容儿?”
“老姐姐您可别瞎猜了。”玉夫人解释说:“我家女儿和姑爷对我跟老爷很孝顺,挑不出毛病来。姑爷他帮容儿打理钱财,一笔一笔记得可清楚了,他是个认真的好孩子,对容儿也是真心好。”
“那您不顺心什么?”
玉夫人叹了一口气,“抱孙子啊。”
“哦——”三人恍然大悟,齐齐点头,表示非常理解。
栗夫人:“可不是吗?他们小两口成亲都快一年了,现在都没听着好消息,怪不得老姐姐您要着急呢。”
贺夫人皱皱眉,低声道:“要是我家女儿女婿也这样,我可得急疯了。”
许夫人却并不赞同,规劝道:“这有什么好着急的,我跟我家老爷成亲五年才得了那么一个儿子。”
栗夫人笑说:“您还真是有耐心。”
许夫人凑近她们三个,悄悄说:“我当时吃过药也扎过针,就是不成,后来跟我家老爷去三清观里拜了拜,不出三个月,便怀上了。”
“真的?”玉夫人喜出望外。
许夫人肯定道:“我儿子都长那么大了,您又不是没看见,心诚则灵。”
玉夫人点点头,容儿之前推脱说她要忙着赚钱没时间准备生娃娃,现在都过去半年多了,总不会还没时间。
这半年多来,家里的生意做的很不错,粮店布店生意红火,香料店更是财源兴隆,新开的书肆也有了起色,每个月几万两的进账,除却开钱庄的康家,他们玉家的财力可以说是徐州第二了。
赚了这么多钱,总该有点儿时间来准备给她生个宝贝孙儿了。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书房外的一枝白梨花被橙红色的夕阳映照,像是染了新色一般温暖耀眼。
玉容卿低头打着算盘查账,脑袋里想着开春恢复河运后该如何安排船队,还有几家店铺的扩大休整问题。休息了半个冬天,春天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耳边是娘亲声声絮叨——赶紧生孩子。
理完账本,玉容卿才抬起头来,无奈道:“娘亲,你看看我都忙成什么样了,船队、商队、店铺哪个不要我操心,书肆才刚有点起色,我要是撒手不管,手底下的人会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