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对此也是深有体会,因为他也没少被人说嘴,不过他因为抄家抄出了名,一般没人敢在他面前诋毁其其格,胤祉一介文人斯斯文文的看着可不就好欺负嘛:“你记下那些人名,回头查一查,爷就不行他们屁股底下能干净的一尘不染。”
胤祉闻言点点头:“看来四哥很有经验啊,到时候也好麻烦四哥了。”
“好说。”
皇家兄弟二人一问一答就将那些得罪他们的臣子的将来给决定了,众位在大殿内的臣子暗地里都悄摸的摸了一把冷汗,暗自回忆自己等人又没有开罪皇家几兄弟的时候,没开罪人的大臣都松了一口气,有过不良记录的大臣们却胆战心惊,暗自发誓日后绝对小心招待,康熙的儿子们就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胤礽对于胤祉和胤禛的话毫不在意,说实话若不是他实在太忙那些老顽固他在就收拾了,一个个的仗着资历欺压小辈儿,在朝堂之上还老是跟他作对。这次,胤祉若是能将他们全告的辞官致仕,胤礽还要谢谢他。胤礽虽然也会维护自己的形象,但是他不介意手段果决的处置不干实事的官员。
胤礽的想法不能说都是对的,成熟的,但是他的务实却弥补了大清如今很多不足之处。或许是因为眼界不一样,胤礽不在乎百年之后世人怎么说他,也不在乎百年之后历史怎么写他,他只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只这一点就是很多君主所不及的。
史书上康熙经常被人称为“千古一帝”,其实他晚年于朝政之上的错误相当严重,闭关锁国更是让大清走上了下坡路。好在现实生活中,康熙及时退位,保留了自己的功绩。
胤礽的很多政策都是为了最底层的老百姓考虑,所以在民间哪怕是胤礽刚登基没多久名声却相当不错。他积极的组织人员修路造桥等等,他还让百姓以工代赈,需要人力来做的事情都会优先考虑灾民,因此自从胤礽掌政之后灾民饿死的数量明显减少。
第220章 孝惠离世
皇帝是不能轻易说自己不对的,但康熙帝用自己的行动去纠正。他晚年朝堂之上的问题众多,大家心有数,但也不能直说。胤礽也不说,但他很直接,凡是看不过眼的统统矫正。
康熙于公于私在退位后真的不管朝政了,强迫自己成为游云野鹤的普通老人,甚至还带着最疼的大孙子云游,教导大清的下一代君王。这日子过得太潇洒无比,康熙自己都没想到退位之后的人生还能如此精彩。
可是今年下半年一直在外云游的康熙帝却一直不曾离开过京城,只因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病重,御医说她极有可能挺不过这个冬天。康熙帝跟嫡母的关系一向不错,拖着年老的身躯至宁寿宫亲奉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