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的情况更加特殊,他是因其父康熙禅让传位,需要先举行授受大典,再举行登基典礼,礼仪非常隆重。
康熙五十五年正月初一,正式举行传位大典。这一天,康熙率领太子胤礽和王公大臣到寿皇殿行礼毕,升太和殿宝座,亲自将传国玉笠授予嗣皇帝,胤礽跪受,颁诏宣示改年号为新元。
胤礽并没有住进乾清宫,而是选择将太清宫重新装修整改,更名为万福宫,住了进去。
康熙如今一年到头几乎都不在皇宫内居住,可是新帝的举动依旧让他受用,心里越发觉得新帝是个好的,再加上身上扛了多年的重担终于卸了下来,康熙内心深处说不出的舒畅,古往今来有多少帝王一生的的名誉威望尽数在晚年毁尽,康熙如今功成身退,可谓是大圆满了。
一直称呼大清皇帝为鞑子皇帝的几个千年世家见到皇室父子二人平稳的过渡了皇权,心中感慨不已,甚至戏称康熙为“千古奇人”,这也代表着他们内心深处对大清皇室的第一次认同,在新元帝接下来的改革中也没有过激反应,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
康熙等到胤礽为弘昊举行了太子的册封典礼,便火烧屁股似的离开了京城。
新上任的新元帝带着众兄弟为皇阿玛送行,结果被嫌弃的不要不要的,最后只得了一句没事儿少打扰他老人家。
胤禩和胤禛这两个重生人士至今对康熙的退位感到不可思议,每每看到康熙眼中都带着一丝奇异的探究,使得康熙每每见到这两人都嫌弃的要命。
第212章 新元帝
新闻报纸的出现,使得新元帝登基没几个月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刚刚灰溜溜离开大清回到各自国家的使臣们顿时懵了,不是刚册封了皇太孙嘛,怎么又退位了?不管怎么说这次吃了闷亏的小国家不得不再次派使臣前往大清,这次跟着使臣一起前往大清的还有好几马车的奇珍异宝等珍稀之物。
不得不说人的本质就是欺软怕硬,新继任的新元帝摆明了不是善茬子,他们可不得好生伺候着么。当然等这些使臣带的东西被康熙知道了以后,这位小心眼的太上皇悄摸的给新元帝寄了一封信,明里暗里的说这些使臣狼子野心,收到书信的胤礽简直哭笑不得。
胤礽就算是成了大清的新元帝,有些事情它该难的还是难,本来胤礽还打算打着秉承太上皇志愿的旗帜行事,结果康熙经过被老臣的信件围堵之后,为了以防万一,特意大夸特夸新元帝新政,然后拍拍屁股走人了,胤礽原本的如意算盘算是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