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个局外人异样,盘算着这些有的没的。
待大军开拔后,城门外百官散尽,崔邺还是站在那里,遥遥望着东边。
深秋的长安,秋高气爽,但是这个冬日注定不太平,直到崔敏来寻他,见他站在那里发愣,小心翼翼的问:“五哥,是在担心父亲吗?”
崔邺拍拍他的肩膀,笑笑,什么都没说。
崔邺不准他来看崔程出征,他毕竟是孩子,在这个父子君臣严格的年代,若是崔程那些有悖伦常的事情最后败落,崔敏只会遭殃。
若是到最后,他兴许还能让袁掌柜带着人逃走。
他满心疲惫盘算的都是,崔程若是败了,后路该怎么走。
崔家这么多人的人,他哪里能一个一个的救完。
心里还在盘算着,再不济,崔程退守河西道,将崔家人都辗转到河西道,起码有条活路。
乱臣贼子就乱臣贼子吧,名声不重要,活着就好。
第117章 一百一十七 陆增
崔程出征后, 崔家一家人闭门不出,崔邺一改之前整日不着家的样子,每日早起进老太太的院子给她侍奉花草, 老太太坐在厅堂里, 视线开阔, 看着他侍弄那些花草, 她自己则在抄佛经。
长安城里或许还是一样的热闹,只是少了从前的鲜活。崔敏见崔邺每日都在老太太院子里, 卢氏和阿敏都不在家, 他自己也清楚父亲此战不同寻常,每日下值回来都跟着崔邺在祖母的院子里跟着崔邺干活儿。
老太太欣慰的看着两个孙子, 其余的孩子被崔浩拘在书房里看书。
崔邺笑他:“今日崇文馆里不忙吗?”
崔敏一本正经答:“每日就是修缮书籍, 和前辈老师讨论典籍,政务上的事又用不着我们。”
崔邺见他像个高中生一样, 莫名其妙有种养儿子的感觉。
崔敏低沉道:“也不知道母亲和阿晚怎么样了。也不知道舅舅什么时候回来。”
他至今以为母亲带着阿晚去了南地祭祖。
崔邺邺不解释,只说:“母亲离乡多年,外祖去世是她的心病, 让她去散散心也好。”
兄弟两个难得的悠闲的聊天, 崔敏对崔邺很信服, 崔邺说的话他几乎不反驳。老太太问:“你们两兄弟嘀咕什么呢?”
崔邺顺手剪了枝秋海棠,过去放在老太太的案几上, 哄说:“敏弟问我这几种花哪一种花期最久。”
老太太心知他们聊的不是这个,也不追问,笑呵呵的拿起,瞧了眼说:“只要相得益彰,一团和气,谁比谁耀眼, 比谁长久,都不是重要的事。”
崔邺觉得老太太有意思,就是因为老太太说话总是话里带话,她是个很聪明的人,道理都懂,但是从来不用尊长的威严逼迫晚辈,这也是他愿意孝敬她的缘故。